温暖下山的时候,被不少村里人看到了。
她的背篓又没有遮掩,里面的野兔自然也显露了出来。
“呦,温知青好运气啊,这抓了不少野兔吧?”
说话的是村里的大娘,人热情,嗓门也大。
就她那一嗓子,瞬间让不少人都听到了。
温暖停下脚步,她正愁找不到炮制兔皮的人呢,这就有人送上门来了。
要说,村里的八卦消息传播者,还得是村里的大娘们。
她们的消息灵通,传播八卦的速度也快。
温暖要想知道点什么,问她们准没错。
“是啊,大娘,我今个去公社买对联什么的,坐着牛车往返的,被这风一吹,实在是冷的很。就想着打几只野兔回去,给自己弄点兔皮毛缝制帽子、手套什么的,也好防寒不是?”
小主,
北方的寒冬,可不是说着玩的。
听温暖这么一说,大娘倒是没啥好奇心了。
毕竟就她们自己家的人,过冬出门的时候,也是皮毛衣什么的穿着御寒的。
每家每户的皮毛衣物,都是紧着出门的人使用。
冬天打猎回来,猎物的皮毛都是扒皮留着炮制出来缝制防寒用品的。
至于肉什么的,也都留着自己吃。
所以,大家都很少出去换打回来的猎物,除了那些实在缺钱的人家。
大娘扫了一眼温暖背篓里的兔子,“你这兔子倒是不少,不过你这丫头自己会炮制兔皮不?”
就大娘自己的了解,城里人吃的肉,都是分割好的。
自己亲自上手宰杀什么的,会的人很少。
温暖看着这么年轻,应该也不会吧?
这么想着,大娘看温暖的眼神就有些怀疑。
温暖坦然摇头,“我不会,之前在家的时候,就很少吃兔肉。这不是想着先打了兔子回去,看村里有没有会炮制兔皮的能手,我去请教请教,等之后学会了,自己炮制也方便不是?”
大娘听了,倒是没有怀疑。
这个年头,人们对于手艺总是看重的。
只要能学会,大家都会去下苦工。
学到手,才是自己的不是?
不过,大娘转而又高兴的说到:“那你还看啥,我家你大爷就会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