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随意的将自己身上的木头屑拍了拍,将斧头放好后,锁了门就朝着村委走去。
等温暖灰头土脸的走到村委,前面排队的知青已经分了粮食。
温暖站在队伍的最后,慢慢往前挪动脚步。
村里人分了粮食,有的着急将到手的粮食送回家,而有的人,则留在原地等着看热闹。
等轮到知青们分粮,村里人看到排在前面的人大多数是新知青后,他们也想看看这些手缝松的人能够分到多少东西?
原本,在村里人的想象里,这些新知青大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就算是上工了大半年,也挣不到几个工分才是。
结果,等听到会计高声说新知青的工分总和时,大家没有一点点的心理准备,意外都爬上了各自的脸。
谁能够想到,这些嫩皮子的知青,拿到的工分不比村里人少?
面对大家的质疑,大队长他们也不多话,直接将那些知青每日的工分计算多少给说了出来。
这下,大家才知道,原来一个小学的教师每天的工分那么多!
还真是……知识改变命运啊!
村里人不识字的多,大家都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双脚的去努力干活养家糊口。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说,只要懂知识,只要当老师,就可以轻轻松松拿到一个壮劳力的工分?
这下,让村里人对读书人都有了一个明确认知。
之前也有村里人去当工人什么的,可在大家看来,工人,就是有技术能力的人。
只要自己有能力学到本事,他们也可以去当工人。
可现在呢,有人因为懂知识,会识字,就能够轻松赚到别人辛辛苦苦一年的工分。
沉默、复杂、羡慕……
村里人静默的看着村委给知青们分的粮食,心里的想法却也不少。
至少,该让那些上学的娃娃们好好努力了。
能够轻松挣工分,谁想下地干苦力活?
尤其是对于自己的后代,他们这辈人已经就这样了,可也不能让自己的下一代走自己的老路。
知道读书有好处,他们可不会放过机会。
而新知青们,除了徐文渊每天固定的五个工分,还有一些干轻省活的人,分的粮食都不多。
不过他们手里有钱票,自然也不在乎自己的工分是多是少。
而那些当老师的知青们,分到的东西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