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这样,也让不少知青见怪不怪。
甚至因为温暖劈的柴比捡的柴火耐烧,有几个知青都来温暖这里换柴火了。
是的,就是换柴火。
要么,是他们出木头,温暖来劈柴,给工费就行。
要么,是他们从温暖这里购买柴火,给的钱自然更多些。
温暖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她表示自己现在就想发泄,劈柴什么的,她不挑。
有钱可拿,温暖在入冬之前,将劈柴给自己列入了日常生活中。
甚至,这一忙就忙到了下雪。
小主,
下雪了,温暖也懒得劈柴。
毕竟天寒地冻的,让她在雪地里受冻还不如回单间里躺平来的舒服。
手里的钱票已经足够温暖花用,她也不贪多。
之后便都拒绝了想买柴火的人,开启了自己的猫冬生活。
温暖不干了,村里倒是有想干的村民。
木头什么的,他们在大雪封山之前就从山上背回来不少。
将这些木头给劈了,就算是没人买,他们也可以留着烧火,不怕自己干白工。
温暖猫冬的时候,一直在等。
等到村里的大喇叭说要去冬捕的时候,她还想了一下。
不过,回想起自己之前参与过一次,冬捕还是很累的。
温暖便歇了心思,等着几天后的分鱼。
今年村里吃肉的机会少,对于冬捕,村里人都热血的不行。
大队长一看,得,都是缺肉的主。
既然这样,今年就多安排几天冬捕。
这样,得来的鱼自然也不会少。
反正他们村有拖拉机,就算是跑的再远,他能够给运送回来。
湖面远处去的人少,那里的鱼自然捕的就少。
所以,大队长安排有经验的捕鱼队出发,也让村民自己报名,想去的都给安排上。
只要人手足,啥事干不成?
温暖宅家的几天,就没少听人说村里每天运回来多少鱼。
就连会计,每天也都是念叨着这油钱又花了多少多少之类的话。
不过,抱怨归抱怨,这批经费的手可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