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之前几年下乡的知青,村里人也都是客气相处着。
尤其是七一年下乡的知青,因为他们的到来而让村里有了小学,这就让村里人有些感激。
不管那些知青的初衷是什么,可也确实是给村里建成了一座小学。
有了小学,村里的娃娃们读书也容易多了。
也因为这样,大家虽然知道小学的老师大多都是知青,他们也都没什么怨言。
可现在呢,新来的知青不知道好好干活,就找着阴损的法子搞事,这就让村里人心里厌恶的很。
这么一来,倒是将今年的新知青与往年的老知青划分开对待。
虽然,大家心里有区分,面上却不显。
温暖赶着牛群回去后,王大爷的消息落后了一步,倒是跟往常一样笑着送走温暖。
等温暖回到知青院,就看到大家看自己的眼神都充满了同情。
大青山村的消息闭塞,可大家跟家里人通信自然是知晓外界是个什么情况的。
只是,他们也是没想到,村里有人起了批判的苗头,会拿温暖开刀。
可对温暖这个知青,大家相处了几年,也算是了解。
说她有享乐主义的性子,玩呢?
自打温暖下乡……
好吧,温暖确实是折腾过。
可是,给单间用报纸糊墙,这事寻常人家也干过,温暖做此事又不会有问题。
再说,她当初买的那些家具,知青点的不少知青也跟着买了。
大家都干的事,又怎么能够只盯着温暖一个人来找茬?
还有之后挖地窖什么的,这事说破天了,也没错。
不说温暖,就是村里人家,谁家还没个地窖?
就第一批的老知青们,也是因为温暖提醒,跟着挖了地窖,这之后的几年猫冬生活过的比之前更舒适了不少。
自己有个地窖,难道还犯法了?
再说温暖每次去公社,不是买东西就是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