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书本来就没收钱,等读了初中和高中,就能参加高考了。
到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看出来了。
只要能考上大学,就是砸锅卖铁,他们家也供。
何况,听人说,现在读大学还不收钱。
甚至,有的学校还会给学生发补助。
有的学校待遇好,发的补助都能够供一个大学生吃喝,完全不需要家里负担什么。
这样一来,家里人也只需要供孩子读书五六年的花费就成。
如今的收成好了,家家户户也都攒了些家底。
享受什么的也不是那么重要,读书什么的,还是得趁早。
这么想着,是因为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家里,已经在准备请客庆祝了。
流水席什么的摆不了,可也能够邀请自己家的亲朋好友聚一聚。
家里有好事,当然得大方庆祝了。
对此,村里人得到消息后,心里酸的不行。
不过,要是他们家也出了个大学生,只怕是会比那家人更加炫耀嘚瑟。
甚至,有邻近村子的人,都已经来村里打探口风了。
在知道那大学生已经结婚了,就想着跟他家的其他人搭上姻亲关系。
毕竟,懂的都懂。
华国是个人情社会,在哪都少不了聪明人。
不说村外的人,就是村里人,只要是沾点亲带点故的,都会第一时间跑到对方家里攀谈。
近期不说大青山村热闹,就是全国各地,都是在热闹中度过了七七年的春节,迎来了七八年的到来。
是的,就是过年。
年三十的那天,温暖再次与知青们聚餐。
只是今天的聚餐,少了一些人。
大家吃着饭,也知道,这是知青们的最后一次聚餐了。
因为国家政策,知青们从天南海北的跑来大青山村,相聚在此。
都是有缘千里来相聚,他们这些人,能够相识一场,并不容易。
而在今天之后,他们也会就此分离,去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此后余生,大家要想再聚,就难了!
所以,这一次的聚餐,氛围显得有些沉默。
温暖在外本就不是开朗的性格,所以,她也不是打破沉默的人选。
知青们聚餐到最后,竟是以同看一场烟花结束的。
晚间的气温很低,大家站在知青院外的空地上,看着不远处点燃的烟花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