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年代,谁家都不容易。
这些年还好一些,早几年,村里人家招呼人也就是一碗热水了。
两人闲聊了几句,温暖便开门见山了。
她不是磨叽的性子,也不会七拐八拐的才说出自己的目的。
“大娘,我们知青可以回城了,大队长那里的证明我也都已经开好了。我想着,自己走的时候,有些东西带不走,就想着转送给你。您要是不介意,看着挑自己想要的留下。”
说明自己的来意,温暖便顿了顿。
当然,要是对方没有那个意愿,温暖也不会强求。
大不了,就直接给扔了。
反正,她到时候上车,带走的东西肯定不多。
听了温暖的话,许大娘将注意力放在了前半句。
“你要回城了?这是好事啊!”
她激动的一拍手,当下就乐了。
当年,许大娘也不是没动过给温暖相看人家的想法。
在她看来,温暖这个女知青孤身一人下乡,老家没什么想念的,还不如留在大青山村。
这样,地里的活计不用她干,也有人疼她不是?
只是,这人与人之间的想法,并不相同。
温暖不乐意相看,她在劝说了之后,也就没有强求。
现在社会,讲究的不是老古人那套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下的人,讲究民主,讲究自愿。
温暖不乐意,她也不会去做强迫人的恶人。
所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本来,她还以为,这温暖丫头在村里受几年苦后,就会转变自己的思想。
结果呢,她倒是好,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想法。
现在看来,她想回城的念头,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不过,这样也好。
想走的人留不住,想留的人不用劝。
回城的路已经铺好,这些知青不会受阻,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此刻听着温暖的话,许大娘自然也理解她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