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弘历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说要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将那些生产出来的丝绸瓷器等物卖到海外去。

嬿婉总觉得皇帝这个想法是蓄谋已久,听说最近京城里的洋人都多了不少,甚至都在官府的允许下开始修建教堂传教了。

有官员因此十分不安,认为洋人的景教一旦传播进来,可能会影响老百姓的思想,然而弘历却并不将其视作一个威胁。

没看那些去听讲的百姓们都是奔着结束以后发的那点粮食和鸡蛋去的吗,他可是每次都会派人在集会散后暗中观察集会后的民众反应。

老百姓们的愿望还是很淳朴的,这种既不能保佑他们健康发财,又不能保佑风调雨顺的无用神,在他们看来没有信奉的必要,听洋人絮叨几句,跟着画几个十字架,不过是图个新鲜罢了。

若真要祈求什么,他们更愿意将香火供奉给财神爷和观音菩萨。

而那些远道而来的洋人们还不知道,他们踏入的大清国,看似繁华富饶,寸土寸金,实则是一条有来无回的不归路。

通商口岸的确是要开放,但没完全开,毕竟金银货品什么的贸易买卖无所谓,但那些关键性的技术和知识,却是不能外传之秘。

要知道无论哪个年代,为了一己之力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都不在少数,因此弘历一开始就没打算让那些洋人们有机会回到故国。

至于对外贸易,则是想要效仿郑和下西洋,选派最值得信赖的人去海外做生意。

所以精通洋文的弘昼,便和新婚不久的弘曕意欢夫妇被打包好,一起送上了前往英吉利的船。

太后在慈宁宫中气得捶胸顿足,亏她当初还为了弘历护着胧月不去和亲对他十分感激,没想到转头把她儿子送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胧月也十分不满,凭什么意欢能去,她就不能去啊!四哥不疼她了!

当胧月看到意欢烫着大波浪、穿着英姿飒爽的长裤与衬衫归来时,她的不满更是达到了极点,坚决要求把自己和驸马也送上船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