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他终于超常发挥,又遇上了欧阳修这样的文坛巨匠作为主考官,可谓是天时地利。
但偏偏差了人和。
这一年的科举考试,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榜”。
因为是太子册立加开的恩科,报考人数激增到了四十万之多。
其中不乏一些原本无心功名的学子,他们为了亲眼目睹新太子的风采,纷纷涌向了汴京。
在这一年的进士中,“唐宋八大家”中便有三位名列其中,官至宰相者多达九位,《宋史》有传者更有二十四位。
苏轼、苏辙、张载、程颢、曾巩等在后世名垂青史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出现在了一张皇榜上。
樊楼内更是热闹非凡,各路才子汇聚一堂,或吟诗作画,或讨论时局。
赵益听了玉燕的话,跟老爹要了钱,自掏腰包在樊楼每日宴请各位学子。
他打扮成一个普通书生,混在他们中间,像是在花丛中乱窜的蜜蜂一样,拿个小本本一直闷头在记。
到处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待在这里超开心的。
公孙策志得意满的来到樊楼,本想像是当初在庐州一样大展才华,压倒众人。
结果没几天就被打击的根本抬不起头来,甚至科举都不想参加了,收拾包袱就想回庐州老家再复读几年。
这等热闹庞飞燕自然是不肯错过的,和墨兰偷偷扮成男装也过去凑了热闹。
庞飞燕和公孙策斗嘴斗得不亦乐乎,墨兰却和公孙策一样大受打击。
原本她还一直以才女自居,现在看来简直是贻笑大方。
墨兰决定转变赛道,彻底弃文从武。
包拯见到赵益倒是十分开心,问他花公子哪里去了,会不会参加这次的科举。
赵益只好告诉他们花无缺投入杨家军了,还问小展昭要不要参加这次的武举,虽然他年纪还小,但他可以帮忙走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