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威颜,显得雅致非凡,佛衣合体,犹如量体裁做。
光辉闪耀,照亮天地,彩光交织,凝聚宇宙。
明珠闪亮,排列上下,金线交织,穿梭前后。
四面锦边,环绕兜罗,万种奇异图案织成绮丽绣品。
八宝装饰,束缚丝扣,金环束领,攀附绒扣。
佛天的大小,排列高低,星象的尊卑,分明左右。
玄奘法师缘分深厚,堪承受此宝物。
宛如极乐世界的阿罗汉,超越西方的觉悟圣者。
锡杖叮当,九环相击,毗卢帽映照,极为丰厚。
的确是佛子,非虚传,胜过菩提,真实无误。
当时,文武百官在阶前鼓掌喝彩,太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命令法师披上袈裟,手持宝杖,并赐予两队仪仗,许多官员跟随送出朝门,指示他沿大街行走,前往寺庙,就如同状元高官外出显赫一般。
玄奘再三拜谢,沿街行走时,长安城内,商贩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相观看、称赞,纷纷说:“好个法师!真是活罗汉下降,活菩萨降临。”
玄奘直到寺庙,僧人们赶来迎接。一见他披上袈裟,手持锡杖,所有人都认为是地藏王菩萨降临,各自归依,侍奉左右。玄奘上殿,点燃香火,礼佛并述说圣恩,众人各自回到禅座。
又不觉太阳西坠。正是那:
日落烟雾迷漫草木,帝都钟鼓初鸣。
三声钟响,断了行人步伐,街道前后寂静。
寺庙内辉煌灯火,孤村冷落无声。
禅僧入定,理残经,正是炼魔养性的好时机。
光阴如指尖流逝,七日正会的时光到来。玄奘再次向唐王上表,请求拈香。此时,善声充满天下。太宗亲自排驾,率领文武百官、后妃国戚,早早赶往寺庙。全城的百姓,不论贵贱大小,纷纷前来聆听讲法。
菩萨与木叉说道:“今天是水陆正会,一七继七七,足矣。我和你混在人群中,一则看看会场如何,二则看看金蝉子是否有福穿我的宝贝,三则也听听他讲的是哪一部经典。”
两人随即进入寺庙。果然是缘分使然,遇见了旧相识,般若归本,法门依旧。进入寺庙后,真是天朝大国,远胜裟婆;超过只园舍卫,甚至不亚于上刹招提。
那一派仙音震天,佛号响彻。菩萨走到多宝台前,果然是金蝉的智慧相。
诗曰:
万象澄明,绝无尘埃,
大典玄奘坐高台。
超生孤魂悄然到,
听法高流,市上来。
施物应机,心路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