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魔王见孙行者用定身法定住了文武百官,顿时大怒,猛地从龙床上跳下来,准备亲自捉拿唐僧。
悟空心中暗喜,想着:
“好啊!这正合我意。”
“他若敢上来,哪怕是铁铸的脑袋,挨了我的金箍棒,也得打出窟窿!”
正准备动手,忽然从旁边出现一个“救星”,阻止了魔王的行动。
你猜这“救星”是谁?
原来是乌鸡国王的太子。
他急忙上前,拉住魔王的朝服,跪倒在地上劝道:
“父王息怒。”
魔王问道:
“你说什么?”
太子恭敬地答道:
“父王请息怒!三年前我听闻,有位来自东土大唐的钦差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今天他们终于来到我们国家。”
“父王虽然威严勇武,但若将这和尚杀了,恐怕消息传到大唐,唐王得知后必然大怒。”
“父王可知,那位李世民统一天下,还曾跨海征伐。”
“他若知道您杀害了他的御弟圣僧,一定会兴兵攻打我们。”
“到时,我们兵少将弱,后悔就来不及了。”
“儿臣恳请父王暂且留住这些和尚,查明他们的来历,等弄清楚后再决定如何处置,也不迟。”
太子的用意其实是想保护唐僧,避免他被魔王伤害。
而魔王听了太子的话,觉得有理,于是停住脚步,站在龙床前,喝问道:
“那和尚!你们是什么时候离开东土的?”
“唐王为什么让你们去取经?”
孙悟空昂首答道:
“我师父乃大唐御弟,法号三藏。”
“因唐王驾下有一位丞相,名叫魏征,奉天命斩了泾河龙王。”
“唐王因此梦游阴司地府,后来复生。”
“为了感恩,唐王大开水陆法会,普度冤魂。”
“我师父当时讲解经文,弘扬慈悲之道,因而得南海观世音菩萨指引,发愿前往西天求取真经,以报效国家。”
“唐王赐下文牒,那时是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我们自东土启程,先到两界山收我为大徒弟,名孙悟空;后来到乌斯国高家庄,收了二徒弟猪悟能;再到流沙河,收了三徒弟沙悟净。”
“前几日又在宝林寺,收了一个挑担的行童同行。”
魔王听后,虽然无法立刻揭穿唐僧的来历,却心生疑惑,于是进一步盘问:
“那行童是什么来历?”
“有没有度牒?快带上来让我审问!”
皇帝吓得浑身发抖,求助道:
“师父,我该怎么回答?”
悟空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