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珩身着华丽蟒袍,衣摆拖在地上,他缓缓跪地,双手接过圣旨,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自己得到了父皇的认可与重托,忐忑的是未来的责任重大,前路漫漫。
然而,还没等众人从封太子的震撼中缓过神来,仅仅过了半月,康熙再次在乾清宫召集群臣。
他端坐在御座上,神色平静如水,可目光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然。他缓缓开口:“朕在位数十载,殚精竭虑,如今深感力不从心。太子胤珩已能独当一面,朕决定退位,传位于太子,望众爱卿日后尽心辅佐新皇。”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就像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几位年迈的老臣立刻出列,“扑通”一声跪地,神色焦急,语气恳切地劝谏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朝堂事务繁杂,千头万绪。皇上春秋鼎盛,精力充沛,怎能轻易退位?”
康熙摆了摆手,动作虽轻,却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定:“朕意已决,无需多言。朕在位多年,整日忙于朝政,也想趁着身子骨还算硬朗,出去走走看看这大好河山。”
众人见康熙心意已决,也只能无奈接受。
几日后,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在皇宫中举行。阳光洒在金色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胤珩身着龙袍,龙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金龙,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他头戴皇冠,皇冠上的明珠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在众人的朝拜下,他一步一步登上皇位,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在丈量着责任的重量。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朝堂上下开始了一番新的气象,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充满希望的气息。
而康熙这边,早已带着宜修,轻车简从,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
一路上,马车缓缓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康熙与宜修时而欣赏沿途的山水风光,连绵起伏的山峦,清澈见底的溪流,都让他们陶醉其中;时而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酥脆的糕点、鲜美的鱼虾,每一口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每到一处,宜修都被江南的美景所吸引,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