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冰夷之怒

乌英嘎紧急抬眼看向神树监控中心,巨幕之上,黄河已然化作一头挣脱封印的洪荒巨兽,浊浪排空。

裹挟着如山的泥沙与尖锐的冰块,以摧枯拉朽之势,朝着沿岸的黄河大子城疯狂扑去,所到之处,村镇瞬间被汪洋淹没,只剩百姓们凄厉的哭喊声。

乌英嘎能源监控室,在黄河汹涌的浪尖之上,面对铺天盖地的滔滔洪水,尽管身负盘古赐予的控水神能。

可毕竟是初次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局面,一时间,满心都是迷茫,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千钧一发之际,乌英嘎猛地想起自己掌控的能源监控之力,拥有着穿越时空、调取历史的神奇功效。

她立刻集中全部精神,将灵念深深沉入神树的核心之处,借助神树那联通古今的神秘伟力,飞速搜索起有关治水的历史记忆。

很快,舜帝那波澜壮阔又满是艰辛的治水历程,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往昔,舜帝眼见洪水如恶魔般肆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心急如焚,一心只想尽快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他号令民众,大规模修筑堤坝,试图凭借人力,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阻挡住汹涌的洪流。

可黄河水势之凶猛,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坚固的堤坝在洪峰排山倒海的撞击下,如同脆弱的纸糊一般,纷纷决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水瞬间冲垮无数村庄,无情地卷走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原本为了治水而做出的努力,却反倒成了 “火上浇油”,让灾情愈发严重,百姓们痛苦的哀号,像一把把尖锐的利刃,狠狠刺痛着舜帝的心。

即便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舜帝却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他带着妻子娥皇、女英,日夜奔波在黄河两岸,风餐露宿,不辞辛劳,遍访民间每一位智者,虚心求教治水良策。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在一处被洪水无情冲垮的高地上,舜帝偶然间发现了一根奇异的无影杆。

这根杆子十分奇特,在日光的照耀下,竟然不见丝毫影子,可杆身却隐隐散发着神秘的波动。

舜帝心头一动,直觉告诉他,这或许就是破解水患的关键所在。

从那以后,舜帝整日守在无影杆旁,目不转睛地观察它与日光、水流之间的微妙关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仔细钻研,他终于发现,无影杆的指向,与水流的走向之间,存在着一种常人难以察觉的紧密联系,借助无影杆,能够精准判断水势的强弱变化。

受到这一发现的启发,舜帝果断改变治水策略,不再一味地采取封堵的办法,而是带领民众,手持简陋的工具,开凿山体、拓宽河道,引导河水顺着地势,朝着低洼之处缓缓流淌。

然而,治水之路困难重重,仅凭这些措施,远远不足以彻底平息黄河水患。

尽管舜帝殚精竭虑,付出了无数心血,但水患依旧频繁发生,百姓依旧饱受苦难。直到后来,舜帝将自己多年治水积累的经验与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大禹。

大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巧妙结合疏导与筑堤两种手段,不畏艰难险阻,历经长达数年的艰苦努力,才终于初步平定了水患,让百姓得以重归安宁。

乌英嘎从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汲取到了宝贵的智慧与无穷的力量。

她决定效仿先贤,融合自身强大的神能,全力以赴应对眼前这场空前的危机。

此时的黄河,情况愈发棘手,大量冰凌堆积在一起,形成了极为危险的凌汛,一块块巨大的冰凌,如同移动的冰山,在汹涌水流的推动下,横冲直撞,随时都有可能撞毁堤坝,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

乌英嘎深吸一口气,施展神力,瞬间腾空而起,稳稳地立于黄河上空。

她调动体内澎湃的盘古之力,将其化作无形却强大的灵念,如同细密的蛛丝,融入到每一滴河水、每一块冰凌之中。

通过灵念的感知,她敏锐地察觉到,河道多处因为冰凌的严重堵塞,水流不畅,巨大的水压在不断积聚,堤坝在重压之下,发出不堪重负的 “嘎吱” 声,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

乌英嘎当机立断,集中全部精力,操控水流,朝着冰凌的薄弱之处发起冲击。

在她的神力驱使下,河水如锋利的刀刃,狠狠撞击着冰凌,一块块冰块逐渐出现裂缝,继而碎裂开来。

然而,冰凌太过坚硬,部分区域的冰块如同顽固的堡垒,对水流的冲击毫无反应。眼见水势愈发汹涌,下方百姓的哭喊声、求救声不绝于耳,乌英嘎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千钧一发之际,乌英嘎突然想起黄河大泽中的龙鱼与鲛人,以及山海经中临近河流里的精灵们。

她以神树能源监控系统为工具,施展沟通之力,向着这些水中精灵发出急切的灵念呼唤。

在黄河大泽的深处,巨大的龙鱼感受到乌英嘎的召唤,摆动着如山岳般的身躯,发出一声响彻水域的龙吟,率领着一群鲛人,如离弦之箭般迅速朝着事发地游来。与此同时,临近河流里的精灵们,也纷纷响应号召,从四面八方赶来。

乌英嘎与它们心意相通,立刻指挥龙鱼用强壮的身躯,全力撞击那些最为坚硬的冰凌。

龙鱼鼓足力气,一次次发起冲锋,巨大的冲击力让冰块纷纷出现裂痕。

鲛人则发挥自身身形灵活的优势,在冰凌的缝隙间来回穿梭,用它们特制的锋利工具,一点点扩大裂缝。

而那些远道而来的精灵们,也各自施展本领,有的操控水流助力冲击,有的施展法术融化部分冰凌。

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冰凌逐渐被瓦解,但水势依旧凶猛。

乌英嘎深知,要想彻底解决水患,必须快速疏导下游王屋山、琅琊山沿线的河道。

此时,登比什召集了麾下黄河大泽城、王屋山 、琅琊山登比氏部落里最为勇猛的登比氏勇士们。

这些勇士们,个个怀着必死的决心,手持简陋却坚韧的工具,朝着王屋山、狼邪山沿线黄河奔去。

登比什身先士卒,带领勇士们来到河道堵塞最为严重的地段。

他们不顾危险,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清理着河道里的杂物与淤泥。

有的勇士为了搬开一块巨大的石头,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但立刻就有同伴补上。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疏通河道,拯救下游的百姓。

乌英嘎在空中,一边指挥着水中精灵们继续清理冰凌,一边分出灵念,协助登比氏勇士们。

他发现一处河道因山体滑坡被巨石堵住,便操控盘古之力,将巨石缓缓移开。

随着河道的逐步疏通,河水开始有了宣泄的通道。

但凌汛的冰块仍有部分阻塞在关键位置。

乌英嘎指挥龙鱼和鲛人,将这些冰块一点点拖离河道,引导它们顺着水流,进入那些山海经中临近的、能够容纳冰凌的河流之中。

在不懈的努力下,下游王屋山、狼邪山沿线的河道终于被彻底疏通。

汹涌的河水顺着新开辟的通道奔腾而下,水位开始快速下降。乌英嘎持续发力,精心引导河水回归到原本的正常河道。

“冰夷贪婪嫉妒心魔不解,这类冲突还会发生”乌英嘎自言自语。

一股强大的能量气息波动出现在黄河大泽城周围,忽远忽近,忽高忽低,乌英嘎不由得神情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