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浮生点点头,没有安慰他,而是附和道:“确实,战争的本质便是对资源的抢夺,是资本对弱小国家的霸凌行为罢了。”
“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均、政治权力的失衡,使得社会阶层日益分化,财富与权力牢牢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鄙视链也随之滋生。”
“下层民众为了改变命运拼命往上攀爬,上层人士却竭力遏制下层崛起,防止他们变得富裕。阶级战争便由此产生,要么炮口一致对外,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要么...”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战争便永远不会彻底消除。”
和苹有些诧异的看了眼秦浮生,似乎没想到他能说出这么透彻的话,随即他又无奈的叹了口气,因为他知道秦浮生说的就是事实。
秦浮生依旧没有安慰他,而是继续说道:“相比之下,那些身处高位,却并未被权力和金钱蒙蔽双眼,没有自认为高人一等,而是以平等的视角去关注底层民众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所在。” 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笑着对着和苹伸出手,道:“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当人们都认识到这一点,战争和斗争才能真正的结束,迎来和平。”
和苹听闻,眼中满是对秦浮生的赞许,用力地点点头:“没错,浮生同学,你说的实在是太对了,真的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啊!”
“如果人人都能像你一样,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人,那么这世间的战争自然会减少许多吧!”
秦浮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当然能说服你了,这可是教员的理念啊!
职场混迹多年的他,深知若想吸引 “领导” 的目光,就得大胆展现自己的闪光点。
因为“领导” 见到的人太多了,他身边最不缺的也就是人。而在人与人尚不熟悉的阶段,正是塑造个人形象的最佳时机。
认知心理学中有个现象,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往往会基于此推断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质。
若将对方的闪光点视作积极的核心特征,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对这个人的整体印象便会倾向于积极。
显然,和苹已然对秦浮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秦浮生见状,趁热打铁说道:“所以学长,方便加个联系方式吗?以后要是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也能及时向您请教。”
和苹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爽快应道:“当然可以!”
见联系方式已经要到,秦浮生状似随意的提了一嘴:“要是其他学长都能和您一样好相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