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练兵(二)

川卒 梅沙闲士 1185 字 3天前

大小龙湾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清代桐城诗人方守彝,有诗云:“白际明湖绿际山,春光平野水田间。烟中叱犊村村急,舠影浮鸥泛泛闲。蜜树方塘喧鸟语,修篁老屋隐溪湾。夜床无寐听疏雨,知有流云塞去关。”

这天一大早,嘹亮的军号声打破清晨的宁静和如画的美景,大小龙湾内开辟了八处训练场地。这时,各场上“一二一”的口令声此起彼伏,其间还夹杂着教官们的喝斥声,一队队的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二百多名老资格的连排长及士官们鹰隼般的目光审视下,一个个昂首挺胸、跨步扬臂的练习着各种军姿与队列行进。先是小组练习,然后单列练习,最后组队练习。

杨志完全照抄解放军的步操标准规范,各团的教官们皆未习过如此姿态的步操动作。经杨志亲身示范、讲解要领后,教官们花费了一个上午时间才熟练掌握,才开始逐步分解教授给新兵们。

教官们尽心尽力,连长们也亲身参与、现场监督、严格要求,经过两天的初步练习后,教官们与新兵们都感觉到这种新颖的步操动作,更加潇洒、更加威武,练习劲头更足了。

进入队列行进时却遇到了问题,主要是动作不齐,不能整齐划一,队列总不在一条直线上(杨志的要求)。有个曾经做过木匠的排长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队列前拉上一根绳子,以此为参照,列横队先分解单个动作,再逐步加快动作,还在一旁吹着军哨打节奏,如此一来,大大提升了训练速度和效果,仅仅一个上午,该排新兵的队列行进就非常像样啦。而后该新兵连连长将此法升级,把全连150人,分为15人一排、10排组队,每排面前一根绳,四边用四根绳框定,开始了组队行进,效果立杆见影,整个方队横平竖直,雄纠纠气昂昂,好不威风。

杨志听闻,到现场一看,大为叹服:华夏军人从来都不缺机敏聪慧、灵活应变之人。对该连长和排长大为夸奖,各奖大洋十块,并在全军推广。于是后勤部又大肆采购麻绳和军哨。

此期间不时有团级、旅级的长官们跑来现场,看着日渐成形、潇洒威武的队伍,一行行一列列阔步前进,如山岳般的气势迎面压来,个个喜不自禁,同时又深为叹服,后悔初时还抱怨整天走来走去没有作用。

仅过了两周时间,新兵们的队列训练便已基本达到了杨志的要求,这主要因为新兵们绝大部分来自乡村,能吃苦、肯吃苦,且服从性极高,何况还吃得饱、吃得好,杨志要求一日三餐中必须一餐有肉,且不得少于一人三两,同时白面大米敞开吃。新兵们是任劳任怨,叫怎么就怎做,唯恐被罚没有肉吃(这是最有效的处罚方法)。如此伙食待遇也令各级长官们啧舌不已,皆说此乃20军从未有过之善举。

训练效果和进度超出了杨志预期,便决定提前进入体能训练和战术动作训练。徒步越野、负重越野、障碍跑、俯卧撑、仰卧起、立定跳及各种匍匐前进姿势训练,齐齐排上日程,军姿训练和队列训练则被压缩至每日一小时。

自此,龙山上的各个林间山头,整日可见一队队的蓝灰色身影急速的窜动奔跑。要说这些新兵身体素质真不错,在充足的伙食营养滋养下,充分发挥了川人常年山间活动的优势,在山林小路上急速如飞,跳跃飞奔,三公里徒步跑是小菜一碟,几乎没有不达标的,令杨志不得不加码,直接上五公里负重越野。这下新兵们不再轻松,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狼狈不堪,但也没有人叫苦喊累。随之各项体能训练和战术动作训练的不断提升,新兵们之间的强弱差异逐渐显现出来,杨志让杨北魂、歪老壳、高杆龙等人多多留心,将那些表现出众、能力超群者一一记录下来,以便过段时间选入特战营集训。

一个月后,军部有人来传讯,说军座和军部一众高官正在前来新兵训练营的路上,杨志赶忙招呼有关人员跑到灵山石树的路口迎接。不一会儿,军座等各位长官骑马来到。

杨志立刻迎上前,恭敬的敬礼报告:“热烈欢迎军座和各位长官新临新兵营视察指导!”

杨总司令哈哈大笑,开心地说道:“杨总教官,这段时间一直听得下头的人讲,你们新兵训练得不错。正好今天出城有事,就顺道来看哈。你们不要紧张,不用特意安排,正常训练,我就想看下现场的训练样子。”

杨志明白了军座是想看下真实的训练场面,了解一下真实训练效果,以免被手下误传。杨志领着杨帅与众位来到最近的一处训练场,只见黄土地的操场上,新兵们精神饱满、身姿矫健,以连排为单位,有的在地上摸爬滚打练习各种战术动作,有的在窜蹦跳跃练习障碍跑,有的在“一二一”的踏步行进,喝令声、呐喊声四得飞扬,整个场地火热一片。

杨帅看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要得,精神头都不错,弟兄们热情很高嘛。”又对后面跟随的一些参谋人员说道:“你们都到各处去看看,多学习学习,我们杨教官练兵还是很有一套的。”大伙四散而去,深入到各处去观摩学习这种从未见过的练兵之法。

杨志递过一个望远镜,指着后面的林间山头,说道:“大帅看那边的山上,还有好多弟兄在进行负重越野训练,主要是增强体力和耐力的。”

杨帅接过望远镜仔细看起来,看见后面山坡上一队队新兵正背着一个装着石头的布袋快速奔跑,有的正在向上爬、有的在向下跑。杨帅看了一下说道:“这个法子不错,让弟兄们练好一双铁脚板,可以大大提高行军速度和作战效能。我们可比不得中央军有汽车运输,所有行动只能靠身体来扛,没得超强的体力和耐力是不行的。”

接下来,杨志又领着大家来到新兵营房巡视,只见整个营房里干净整洁,一排排临时搭建的木屋都有编号,整齐有序。房屋是一个班一间,上下铺的木架床上被子折叠成方块,桌椅板凳排列整齐,各类洗漱用品均成一条线摆放,房内一切井井有条,不见一点多余之物。各位长官见状,惊诧之余纷纷赞叹,夏副军长更是称赞道:“这房中之景象比之中央军校有过之而无不及,凭此可见杨教官治军之严谨、练兵之绝妙。司令,这支队伍一旦成军,必将是一支强悍无比且极具战斗力的精锐之师啊。”

杨帅也是大感欣慰,深为自己用人有道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