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上学

等孩子们七扭八歪翻过围墙,站在校门口,难题又接踵而至——放学了,这汹涌的河水依旧横在归途上。

正当大家望着河水面露难色、不知所措之时,老婆婆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河边。原来,老婆婆惦记着孩子们,披着蓑衣、趿拉着草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雨中忙活了许久,先是去寻来几块厚实的木板,又费力地搬来几块大石头,此时正挽着裤腿站在及膝的水里,雨水顺着蓑衣滑落,她的脸上却满是坚定。

“孩子们,别怕,婆婆来搭个‘桥’,送你们过去!”老婆婆高声喊道,声音被风雨裹挟着,却稳稳地落入孩子们耳中,驱散了些许恐惧。

只见她先把大石头一块块稳稳地在河中垫好,当作桥墩,每放一块,都要拿手去仔细扶正、夯实,而后将木板艰难地架在石头上,木板在水流冲击下摇摇晃晃,她便用身体死死抵住一端,招手让孩子们过来。

蓝雁行看着在水里飘摇的“桥”,又看向满脸雨水与泥水的老婆婆,犹豫着不敢迈步。老婆婆看穿他的心思,和蔼地笑着说:“孩子,慢点儿,抓着婆婆的手。”

蓝雁行鼓起勇气踏上木板,脚下晃晃悠悠,老婆婆紧紧攥住他的小手,那双手粗糙却有力,传递来令人安心的温度,一步一步护着他到了对岸。

其他孩子也依次小心地从这简易“桥”上走过,过程中木板偶有晃动,老婆婆便提高音量安抚:“稳住,别慌!”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安全抵达,她才拖着麻木冰冷、满是擦伤的腿,缓缓上岸。

上岸后,老婆婆顾不上自己,又从怀里掏出用手帕包着的烤土豆,那还是她清晨特意多烤的,想着给孩子们解馋。

土豆虽已不冒热气,却仍散发着暖烘烘的香气。“快,擦擦雨水,吃点暖暖身子。”她把土豆挨个塞到孩子们手里,眼神里满是心疼。

蓝雁行接过土豆,指尖触碰到老婆婆粗糙却温暖的的手,心头一热。他想起以往晴天时,老婆婆递来的美味肉串和土豆片,眼眶不禁泛红。在这湿冷的雨天,老婆婆的关怀就像一束光,驱散了周身寒意。

雨还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风依旧呼啸着刮过原野,老婆婆站在岸边,看着孩子们的背影消失在雨幕深处,才放心地转身,慢慢走进那片朦胧的暮色里,而这份雨中情谊,已在孩子们心间种下感恩的种子,悄然扎根、发芽。

那一段上学路,因有小伙伴们的陪伴、老婆婆的关心,于蓝雁行而言,不再是漫长辛苦的跋涉,而是充满温情与惊喜的旅程,即便岁月悠悠流逝,那些画面、那些滋味,依旧深深镌刻在他心底,成为童年回忆里永不褪色的珍贵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