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兵怒喝:
“便是年景好的时候,按一亩地出二石,得有六十亩地。”
“你给我说说,这婆娘能有六十亩地?”
“便是有,她家怎么种得过来?”
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佟胜,你莫要狡辩!”
“如今新上任的知府,最厌恶欺霸乡里之事,你们莫要顶风作案,要掉脑袋的!”
“冤枉啊,官爷!”
族长被劈头盖脸一顿骂,人都慌了,扑通跪下。
话也不会说了。
好在,佟嫂子去了一段时间淮南府,练就了胆子。
此时见到官人,没有以前那般惊恐。
倒有些不卑不亢。
她便站出来,笑道:
“官爷,这真是误会了。民妇没有被欺压。”
“民妇家中一共种了三十亩地,全用上肥料,确确实实收成了一百二十石。”
啥?
粮兵听得心惊肉跳。
三十亩地,一百二十石?
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什么肥料,能这么神呐。
“嫂子,你莫怕,咱们郑县令,是爱民为民的好官,你若是受委屈了,说出来,大人定会为你做主。”
粮兵说。
就是不信三十亩地能收一百二十石。
佟嫂子没办法,只好指着后头长长的车队:
“官爷,我真没受委屈。其实不单我家收成好,我们粑粑村,用了肥料的,基本都能翻个番。”
粮兵放眼一看,果然如此。
粑粑村的粮队,比其他村,阵仗大许多。
那车上一座山又一座山的,不是粮,是什么?
其他粮兵本在戍守仓库,或者是维持队伍秩序,闻言都跑过来探究竟。
他们把袋子解开一看。
的的确确,就是粮食!
“娘嘞,真的是那么多粮。”粮兵都傻眼了。
从未见过,一个村子能缴纳这么多粮。
负责登记的粮管,颤抖起来。
“快,快禀报县丞——”
“不,直接禀报县令大人。”
“咱们成阳县,这是出了个善耕人家!”
郑县令脚底生风地赶到了。
对于肥料这事,他知道是隋准提的,推行时便比较尽心。
但没想到,这肥料,真真么有用哇?
一来,看到县衙原先预备的粮仓,都装不下了。
他几乎老泪纵横:
老子升迁有望了!
“快,快,安排人多搭建几个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