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总的来说,对一个统治者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个人品德层面。就拿刘邦来说吧,他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竟然多次无情地把吕后生的一对儿女从马车上踹下去。要知道,如果没有夏侯婴挺身而出及时施救,吕雉的这双儿女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而吕雉在历经如此众多的艰难困苦之后逐渐变得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实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啊!毕竟,谁能在承受了这般沉重的打击和折磨后还保持着最初的善良与纯真呢?生活中的种种磨难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更何况是处于权力斗争漩涡中心的吕雉呢?
换做是你自己,自己和儿子在敌国为质多年,丈夫不管不问,好不容易回来了,丈夫身边来了一个宠妾,本来可以相安无事,但这个宠妾还妄想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处处挑衅自己的地位,天天给自己的丈夫吹枕边风,使得自己的丈夫厌弃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就问你能不能忍。
不仅如此,当匈奴前来请求迎娶大汉公主之时,竟然妄图将吕雉之女——鲁元公主送去和亲!要知道,那时的鲁元公主早已嫁做人妇多年,夫妻恩爱和睦,家庭美满幸福。然而,这种无理要求无疑是对吕后底线的公然挑衅与践踏。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就如同锋利的匕首一般,不断刺痛着吕雉的心。作为一名母亲,自己孩子的安危和幸福便是她生命中的重中之重。任何试图伤害她子女之人,都必将成为她不共戴天的仇敌。而那戚夫人却好似不知死活一般,不停地在吕雉的雷区上肆意妄为地“蹦迪”,仿佛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这般作死行径,怎能不让吕雉对其恨之入骨?但是想到了儿女她还是暗暗的忍了下来。
另一边刘邦对戚夫人那可谓是宠溺至极,这份无尽的恩宠竟然让戚夫人渐渐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应有的理智与清醒。她似乎完全忘却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她自身根本就毫无政治资本可言!然而,即便如此,她居然胆敢大放厥词,妄图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
而这刘盈啊,他可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叉烧儿子”!瞧瞧当时那复杂得如同乱麻一般、紧张到一触即发的局势,他竟然丝毫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坚定立场,不但没有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亲生母亲吕雉这边,给予她全力的支持与守护,反倒像着了魔似的,拼命朝着他父亲刘邦的小妾以及小妾所生幼子那边靠拢过去。
要知道,当初刘邦病重之际,心中萌生出了废除太子刘盈之位的念头。这可是关乎刘盈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啊!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是吕雉不辞辛劳、费尽心力地四处奔走,请来了赫赫有名的商山四皓,方才成功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可以说,如果没有吕雉这番殚精竭虑的努力,刘盈恐怕早就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了。
可谁能想到呢?刘盈不仅不感恩戴德,反而还不知好歹地指责起吕后的残忍来,尤其是对于吕后对待戚夫人的手段,更是大放厥词,认为下手太过狠毒。殊不知,吕后之所以会采取那些强硬措施,也不过是为了自保以及扞卫他们母子俩的地位罢了。
殊不知,如果不是吕雉殚精竭虑、倾尽全力去保他的太子之位,一旦真让戚夫人得逞登上高位,那么等待着吕雉和他姐姐的结局恐怕只有死路一条啊!
刘盈登上皇位以后,吕雉升级成为了皇太后,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戚夫人被打入永巷后还不安分。
吕雉本来有着尊贵无比的地位和权势,对于戚夫人这样一个小小的宠妃,或许起初并未真正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她所想的,无非是略施惩戒,让戚夫人去到那永巷之中充当一名粗使婢女,直至生命终结罢了。闲来无事时,吕雉可能还会前去永巷,对戚夫人加以冷嘲热讽一番,权当是给自己找点乐子,以消解些许烦闷。
然而,这戚夫人却不知天高地厚,自个儿要往绝路上走。在那暗无天日的永巷里,她非但没有老老实实接受命运的安排,反而心生怨恨,竟唱起了那首:“子为王,母为虏,日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生怕吕雉不记得她还有个儿子。这般公然的哀怨之词,将吕后的名声都染黑了。这无疑是对吕雉权威的挑衅和蔑视。
吕雉闻听此曲后,顿时怒不可遏。原本只是想给戚夫人一点苦头尝尝的她,此刻被彻底激怒。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使得吕雉失去了最后的一丝怜悯之心。于是乎,一场惨绝人寰的报复就此展开——戚夫人最终被做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人彘。
吕雉的人生之路可谓波澜壮阔、曲折离奇。曾经,她与刘邦结为夫妻,满心期待着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幸福生活。然而,命运却无情地捉弄了她。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逐渐变心,对她的感情日益淡薄,最终甚至完全背离了她。不仅如此,就连他们的亲生儿子也未能站在吕雉这一边,使得她在家庭关系中倍感孤独和无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如果吕雉不能紧紧抓住权力这根救命稻草,那么等待她的将会是一无所有的绝境。于是,这个坚强而果敢的女子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政治斗争之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