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汉武帝,刘彻

时光荏苒,转眼间距离立太子已过去了整整两年。在前元六年(公元前 151 年)的九月,一直不得景帝欢心的薄皇后终于遭到废黜。这一事件令景帝大失所望,同时也使得宫中众多嫔妃们嗅到了一丝可乘之机。

就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心思缜密的王美人巧妙地抓住了栗姬的愚笨之处,精心设下一个局,成功地诬陷了栗姬与刘荣母子二人。最终,刘荣不幸失去了太子之位,栗姬亦因遭受此番打击而郁郁寡欢,不久便含恨离世。至此,王美人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后宝座,而她的儿子胶东王刘彻,则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新一代的皇太子。

至此汉朝的又一个皇帝上线了。汉景帝因为栗姬的话吐了一大口血,延寿十年,被人起了个外号叫大汉神医,大汉棋圣和大汉神医还是蛮般配的〕

“启儿,你这后宫还挺多姿多彩的”调笑的声音响起来,刘恒看着面前年纪还小的刘启失笑。刘启翻着一双死鱼眼看着他父皇,想笑就笑吧。什么叫大汉棋圣和大汉神医般配?他是小又不是傻,怎么会听不出金榜里的调侃。

〔之前不是说说过吗,千古一帝龙凤猪里面不是有个猪吗?祖龙是嬴政。猪那就是刘彻,凤后面才说。而刘野猪,嗯,准确来说是刘彘,相传是汉武帝刘彻的乳名。而彘在当时是野猪的意思。所以一般人能记得住就是刘彘,亲切一点的就是猪猪陛下。

而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一个野史绯闻。

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景帝刘启一日在崇芳阁小憩,梦到一头红毛猪从天而降,直冲入崇芳阁中。刘启醒来后,便召来姚翁解梦。姚翁说:“这是大吉之兆,崇芳阁必将诞生一位伟人,攘夷狄而获嘉瑞,为刘宗盛主也。”没过多久,王美人便诞下一名男婴,刘启为其取名刘彘,彘即猪的意思。也有人说这个是汉高祖刘邦起的名字〕

只见猪猪陛下那原本俊朗的五官此刻因为愤怒而变得极为扭曲,他气得在原地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躁地绕着圈子走个不停。走着走着,突然停下脚步,直接扬起拳头狠狠地砸向面前的桌子,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张坚固无比的桌子竟然被他硬生生地砸出了一个凹陷!猪猪陛下怒不可遏地咆哮道:“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包天,竟敢造谣生事?朕定要将此人碎尸万段!”

与此同时,《汉武故事》的作者躲在暗处瑟瑟发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死死捂住自己的小马甲,绝不能让猪猪陛下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始作俑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边,刘邦站在人群之中,感受到四周投来的异样目光,不禁感到一阵无语。他实在想不通,他才不会给人起这样一个离谱的名字。吕雉则安静地跪坐在一旁,温柔地注视着她新得到的宝贝儿子刘恒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书籍。眼看着天气愈发炎热起来,吕雉心疼地拿起放在一旁的纨扇,轻轻地摇动起来,为刘恒送去阵阵清凉。

刘恒抬起头,与吕雉对视一眼,从母亲眼中看到了满满的温暖和爱意,微微一笑后,便再次沉浸到书中的世界里去了。然而,这温馨和谐的一幕落入刘邦眼中,却不知怎的,竟让他觉得格外刺眼。自从刘邦改立太子之后,他便常常来到椒房殿探望,可吕雉对他这种频繁的到访早已厌烦至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最近忙得很,忙着和新儿子培养感情,当然也没有忘记薄夫人,她拿走了她一个儿子,当然得还一个回去,所以天天的把刘邦往薄夫人那里送。正好讨厌的男人走了,又可以给薄夫人送儿子,挺好,一举两得。

〔刘彻自幼聪慧,过目不忘,深得汉景帝喜爱。公元前 153 年,刘彻被封为胶东王。公元前 150 年,刘彻被立为太子。公元前 141 年,汉景帝驾崩,汉景帝弥留之际直接送走了废太子刘荣,因为他担心会因为刘荣影响到刘彻即位,所以干脆直接送走了他。汉景帝逝世,皇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设立内朝,加强皇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开创察举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对外开疆拓土,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汉武帝刘彻乃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其雄才大略与卓越统治在中国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产生了极为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于政治领域而言,汉武帝犹如一位睿智果敢的舵手,巧妙地驾驭着帝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他深知中央集权对于一个庞大帝国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毅然决然地推行了那被誉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推恩令。

这一政令犹如一把利剑,直刺地方诸侯势力的要害。它深谙人性之道,巧妙运用了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弱点,使得诸侯王们原本固若金汤的势力范围逐渐分崩离析。如此一来,各诸侯国实力大为削弱,中央政府得以更有效地掌控地方局势。

此外,汉武帝极具远见卓识地设立了内朝制度,借此进一步压缩了丞相手中的权力,将皇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保了帝王意志能够畅通无阻地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