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宋朝开篇

彼时,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后唐末帝李从珂之间嫌隙渐生,彼此猜疑不断。身处险境的石敬瑭为保自身周全,毅然决然地选择向强大的契丹求助。

契丹见状,当机立断派遣大军支援石敬瑭,并助力他成功建立起后晋政权。作为回报,石敬瑭竟毫不吝啬地将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于契丹。如此一来,中原大地便痛失了一道关键的北方屏障。

要知道,燕云十六州所处之地,其战略位置举足轻重。它涵盖了当今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等广袤区域。这里山峦起伏,地势险峻异常,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成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长驱直入的天然防线。然而,随着燕云十六州的易主,中原王朝顿失这一坚固壁垒,致使其在军事方面陷入极为被动的困境,时刻面临着来自北方强敌的巨大威胁。

自那时起,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无不殚精竭虑,企图重新夺回燕云十六州,恢复昔日的边防稳固。可惜的是,尽管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付出了艰辛努力,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直等到明朝肈建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高瞻远瞩,果断派出智勇双全的徐达、常遇春等诸位名将挥师北伐。

历经无数次浴血奋战,终于得偿所愿,成功收复了这片饱含血泪与期望的土地——燕云十六州。至此,中原王朝方才再次拥有了抵御外敌入侵的坚实防线,得以重振雄风,续写辉煌篇章。”

大宋

福宁宫殿门口

此刻,阳光洒落在赵匡胤那宽阔的面庞上,他正仰头凝视着高悬于天际的金榜。当目光触及到“燕云十六州”几个字的时候,他原本充满期待与自信的面容瞬间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之色。

小主,

赵匡胤满心欢喜地前来查看金榜,本以为会看到对大宋王朝无尽的赞誉之词,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金榜开篇竟然便是关于燕云十六州之事!这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言语。

心中的怒火开始熊熊燃烧起来,他无法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宋朝直至覆灭之际,都未能将燕云十六州收回故土。要知道,这片土地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更是民族尊严和荣耀的象征。而如今,堂堂大宋竟如此无能,怎能不让他感到愤怒与羞愧?

想到此处,赵匡胤只觉一股无名之火自心头涌起,瞬间便烧遍全身。只见他双目圆睁,眼珠子几乎要瞪出眼眶来,那目光犹如两道闪电,凌厉而骇人;牙齿紧紧咬住下唇,甚至咬出了丝丝血迹,仿佛这样才能稍稍抑制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愤怒;双手更是不受控制地紧握成拳,由于太过用力,指关节都泛白了,手背青筋暴起,似条条狰狞的小蛇盘踞其上。

他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暗暗咒骂着:“朕的那些后世子孙们莫非皆是一群酒囊饭袋之徒?为何历经数代君王,却无一人能够达成此等使命?他们到底是何等的懦弱无能啊!”每念及此,赵匡胤便觉得心如刀绞,肝肠寸断。想当年,自己金戈铁马,纵横天下,好不容易打下这片锦绣江山,本指望后代儿孙能够继承遗志,发扬光大,岂料竟落得如此下场!

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赵光义此时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欣喜之色。他暗自思忖道:“这两个侄子竟然如此不堪大用,这般废物模样,实在令人大失所望。照此情形来看,兄长若不传位于我,恐怕这大宋江山就要毁于一旦了。”想着想着,赵光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但很快他便收敛神色,重新恢复到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