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一年,清军悍然颁布了剃发令,妄图以这种方式磨灭汉族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文化传统。面对如此蛮横无理的命令,嘉定百姓义愤填膺,坚决不从。他们心中燃烧着反抗的怒火,誓要扞卫自己的尊严和家园。于是,乡绅侯峒曾挺身而出,振臂高呼,率领着嘉定的绅民们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反清大旗。
消息传到清吴淞总兵李成栋耳中,他立刻点兵五千,气势汹汹地前来攻打嘉定。尽管嘉定军民奋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最终还是被攻破了。李成栋这个凶残成性的恶魔,入城之后便下达了屠城的命令。刹那间,整个嘉定城陷入了一片血海地狱。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的百姓不堪受辱,选择悬梁自尽;有的则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深井之中;更有甚者,直接跳入河中以求一死。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们,也都面容惨白、血迹斑斑,有的肢体残缺不全,有的虽被砍伤却尚未气绝,手脚还在微微颤抖,其状惨不忍睹。而最为凄惨的当属那些妇女们,她们遭受了非人的凌辱。一旦有人胆敢反抗,残暴的清兵就会用长长的铁钉将她们的双手死死地钉在门板之上,然后肆意蹂躏践踏。这场大屠杀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直至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甚至连河道都被堵塞得水泄不通。据粗略统计,约有三万多名无辜民众惨遭杀害。
待到城内再也找不到一个活口时,李成栋才心满意足地率领着他的军队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座死气沉沉、满目疮痍的空城。
然而,嘉定城所遭受的劫难并未就此终结。就在李成栋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过后仅仅三四日,那些幸运地从死亡边缘逃脱的嘉定幸存者们,怀揣着满心的恐惧与悲愤,小心翼翼地开始偷偷溜回城中。当他们回到这片曾经熟悉如今却满目疮痍的故土时,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但对敌人的仇恨之火却熊熊燃烧起来。
在这艰难时刻,一个名为朱瑛的英勇义士挺身而出,成为了这些幸存者的领袖。他迅速将四散的人们重新聚集在一起,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成功召集到了两千多名志同道合之士。朱瑛率领着这支由幸存者组成的队伍,毅然决然地在这座已被摧残得支离破碎的城市里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屠杀运动。
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四处搜捕那些背叛国家、投降清军的汉奸以及清朝政府委派来的贪官污吏,并毫不留情地处决了他们。正当幸存者们的反抗行动初见成效之时,那丧心病狂的李成栋竟再次带领着如狼似虎的军士凶猛地冲入城中。
此时正值黎明时分,许多居民尚沉浸在睡梦中,浑然不知死神已然降临。李成栋及其部下毫不手软,手起刀落间,无数无辜生命瞬间消逝,鲜血染红了大街小巷。
待到杀戮停止,堆积如山的尸体令人触目惊心,而后他们更是放火烧毁这些尸首,滚滚浓烟直冲天际,仿佛要将整个嘉定城都吞噬进无尽的黑暗之中。就这样,嘉定城再度经历了一场血腥浩劫,史称“二屠”。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过去了二十多天。这时,原属南明的一名将领吴之番率领着他残存的部队对嘉定城发起了猛烈攻击。与此同时,周边地区深受清军荼毒的民众们也群情激奋,纷纷响应号召加入战斗。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城内的清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可谁能料到,没过多久,李成栋便重整旗鼓,带着大批军队凶猛反扑回来。面对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敌军,吴之番及其手下虽奋勇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经过一番惨烈厮杀,吴之番麾下那数百名英勇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无一生还。而那残暴成性的李成栋不仅残忍地斩杀了这些忠勇之士,更变本加厉地对刚涌入嘉定城躲避战乱的将近两万民众举起了屠刀。刹那间,嘉定城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其凄惨景象简直不忍直视。此次事件便是赫赫有名的“嘉定三屠”,它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铭记那段惨痛的过往。】
大明皇帝们无一不是怒发冲冠,那满腔的怒火仿佛要将整个紫禁城都燃烧起来!想我堂堂大汉民族,竟被满清如此欺凌,不仅夺去了我们的江山社稷,更是对汉民施以残暴手段,其行径之恶劣,简直与那些来自东瀛的倭寇毫无二致!这些人实在是罪该万死,千刀万剐也难解心头之恨啊!
崇祯年间
大明宫
崇祯帝微微眯起双眸,眼神中透露出深邃而复杂的光芒。在朱元璋与朱棣两位雄主的联合悉心教导之下,如今的他已然逐渐褪去青涩,展现出作为一代帝王应有的城府以及铁血手段。
此刻,他面色阴沉地凝视着身旁满脸愤恨、双目通红如血的卢象升,口中缓缓吐出一句森冷之语:“卢卿,依你之见,朕之汉人所遭受的这般血海深仇又当如何讨还?”
只见卢象升紧咬钢牙,腮帮子因过度用力而鼓起,从牙缝之中艰难挤出几个字:“以血偿血!”话音刚落,仿佛一阵寒风吹过,令人不禁心生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