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被困单于庭十年,他本人不能随便外出,大部分时候都是堂邑父出去打猎或采买、交易,对这附近的地理非常熟悉。
赵延年听完,心里有了底。
在草原上,最怕的就是迷路。只要有向导,能找到人家,就不怕饿死。
随便一户牧民家的牛羊,就够他们吃几天的。
——
次日一早,张骞、赵延年去见於单。
得知赵延年答应了张骞的请求,愿意率精锐骑兵出击,於单大喜,随即叫来段叔,让他将挑选好的骑兵交给赵延年。
这些骑兵原本是相国桀龙的,桀龙不在,暂时由段叔负责。
当然是名义上的。
桀龙与段叔不对付,他的手下也不听段叔的命令。
听说是赵延年带队,他们才勉强答应了。
两百骑兵,由两个百夫长指挥。一个叫坚莫,一个叫卢兰。
坚莫是索图里的哥哥,听索图里说过赵延年的事迹,比较热情。
卢兰则冷漠得多,见面之后,抚胸施礼,然后就不再说一句话。
赵延年也没多说什么,让他们做好出击的准备,自己便带着堂邑父离开单于庭,去了山谷。
他赶到铁匠铺的时候,铁匠父子正在做最后的整理工作。
长矛做得很漂亮,完全符合赵延年的预期。
一尺长的叶形矛头,一丈长的矛柄,再加一尺长的盘龙铜鐏,重量合适,软硬也恰到好处。
“积竹柲,以硬木为芯,竹丝缠绕,再用大漆涂覆。”年轻铁匠抚着描龙画凤的矛柄,得意的说道:“这是目前你能看到的最好的矛柄,就算到了汉朝,你也找不到更好的。”
赵延年接矛在手,抖了抖,又耍了几下,满意的点点头。
“的确是好物。”赵延年赞道:“不愧是相国力荐的名匠。”
“相国也大方。”老铁匠说道。三天不见,他又消瘦了不少,看起来很是疲惫。“如果不是他照应,我父子俩也许早就喂狼了,也没机会见到足下这样的勇士。再好的矛柄,也只能慢慢腐朽成灰。”
他一声叹息,带着说不出的满足。“这也算是命中注定的机缘。”
赵延年哈哈一笑,双手交叉,施了一礼。“多谢二位妙手。”
铁匠父子同样双手交叉,还了一礼。“祝赵君斩将夺旗,扬威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