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端午,端午是中国传统亲人团聚的三大节日之一,有的地方叫龙舟节、五月节。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来的,应景的食品主要是粽子和龙船饭。
这个节日的风俗全国大同小异,吃粽子是必须的,在东莞,一般人家里也只有到端午节当天才会包粽子。
东莞过龙舟节,最热闹的是水乡片区的人们,赛龙舟、吃龙船饭,出嫁的女儿还会回家过节,热热闹闹地过上一天,特别是近年来过端午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了,每到端午节当天,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回娘家吃粽子这种风俗让很多人费解, 至今为止,一凡仍然没有找到答案,为何一定要回娘家吃,其间的意义和根源大概只有很少的老人能弄明白。
广东人对粽子的热爱是出了名的,东莞有道滘粽,肇兴有裹蒸粽,潮汕地区有双烹粽,而中山则以其独特的芦兜粽闻名。
一凡在中山时就很喜欢吃芦兜粽,中山的芦兜粽是端午节的传统美味。
一凡老家端午节的风俗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要插艾和洒雄黄酒。
每年的端午赛龙舟镇里都会举行,出队的龙舟有十五六艘,全部都是以姓氏堂名命名,比如姓曾的是鲁国堂,姓朱的沛国堂,一凡自己姓氏的龙舟取名清河堂。
堂兄早就通知自己要回来参加姓氏的龙舟比赛,一凡说自己可能没时间参加集训,在资金方面可以支持一下,捐助了两万块钱用于平时集训的费用。
一凡记得自己的清河堂队有一年得了冠军,那年自己还在读大四,下学期也在镇里的一所完中实习,每天下午有空就参加集训,姓氏上年轻人多,又是有力的时候,得了奖以后,晚上整整办了三十多桌酒席,扬眉吐气了一回。
今年端午节一凡是原准备去中山过的,可自己听到亲生母亲说过种生基和改运的事后打算回家一趟,一来鼓舞一下自己姓氏龙舟队的斗志,二来亲自去五显庙向大师兄讨教一下种生基和改运程的流程和方法。
就在一凡准备回去的前一天晚上,德永胜公司的甄珍说很久没聚了,晚上聚一下,一凡带着丁爱玲一起去赴约,也想介绍一下她们俩认识,毕竟在欧涌就只有这两家公司最大,而且又是两对面。
那晚吃饭四个人,甄珍和她的秘书谭梓桐,一凡和丁爱玲。
晚饭谈到端午在哪过的事,一凡说准备明天回老家,甄珍说这几天也没什么事,要不跟一凡回他老家看看,丁爱玲也说一起去,就这样,四个人两部车,第二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四一早,四人就赶赴一凡老家。
一凡开车带着丁爱玲,谭梓桐开车带着甄珍,一凡的是越野车,甄珍的是奥迪小轿车,谭梓桐开得慢,一凡时不时减速等等她,路上行了有六个小时,在服务区吃的午饭,回到家是下午的三点多。
养父母和陈艳青听说一凡会带朋友回来,早早地就在准备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