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那些帮忙开车的同学来了,一凡热情地接待他们,叫他们洗好车之后就跟着自己去装饰婚车,一凡那辆车最好,用作主婚车,坐陈燕来和覃可,其他的车坐送嫁的人和迎亲的人,一共六辆车。
客家人婚嫁一定得有个媒人,这才叫做明媒正娶,陈燕来和覃可两人是自由恋爱,只是他俩的感情因有一凡的支持才走到今天,岳母说还缺一个媒人,一凡说就艳青代替自己担任媒人角色。
媒人的角色在客家人的婚嫁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一角色起到了男女双方的纽带联系作用,比如有些比较难说出口的话都由嫁人转达,但现在差不多男女双方都已经谈好了,媒人只是一个挂名的角色,没有了实际的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迎亲那天,总共是六辆车,一凡开的主婚车,走在前面,在当时来说,这种迎亲场面可谓是头一次看到,一凡的安排给男女双方家庭添加了不少面子,覃可老家的人都很羡慕她,尤其那些未婚的女青年更是羡慕得不得了,她们也知道那个长得帅帅的,开主婚车的人是覃飞的哥哥,几十年前还是一家人,但广东混得风生水起,管理着两百多人的公司,村里也有几个姐妹在他手下打工。
一凡会开婚车来迎亲是覃可父母没想到的,对一凡也特别客气,也知道这一切的安排都是一凡作主的,自己女儿在东莞打工也是一凡照顾的,按老家的辈份排,一凡还是他们的侄子,一凡出生时他们也见证了这一天发生的一切,老家的人认为自己祠堂养不了这条大鱼,才一致认为要把一凡送出去。
迎亲那天十分顺利,只是覃可屋上的那帮姐妹兄弟吵着要多给姐妹钱。
这不是为难男方,而是一种规矩,表明的意思就是女方在成长时人缘好,会为人处事,有的要添几次,取添福、添丁、添财的好兆头。
一凡也知道这个规矩,在娶陈艳青时,陈家姐妹也是一样的,一同去理事的先生包着一大袋硬币,满地一洒,让她们去抢,去热闹。
一凡口袋里就放着很多红包,红包很小,有两元,有一元的,只是覃可的姐妹吵着要,就抓出一把在新娘间门口撒一把,她们见有红包都忙着去抢,很是热闹,总共撒了三把,把喜庆的气氛点燃到了极点。
覃可唱着哭嫁歌,被她两个堂兄牵出了老屋,最后把红伞给了她之后,坐上婚车,一阵送亲的鞭炮声,走上了迎亲之路。
迎亲车队回到陈燕来家已是十一点,主持婚事的先生让陈燕来俩拜完堂之后,结束了上午的所有事宜,接下来就是吃婚宴,喝喜酒。
下午送回覃可那些送亲的亲戚姐妹之后,那些帮忙开车的同学没事要回去了,一凡交代理事房先生每人两个红包,一个是汽油钱的,另外一个是利是红包,总共是六百九十元,还每人送了一条喜事红布,这红布是规矩,取红红火火之意。
其他的事交给陈姓子叔去处理,吃过晚饭之后,一凡自己一人开车回家,陪养父母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