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也知道,我大明之前学子多专注于四书五经,如今虽教育有所普及,但在机械相关知识方面,人才储备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这对我们深入研究机械结构,恐怕会造成不小的阻碍。”
朱允熥皱了皱眉头,说道:“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爱卿们可有什么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荣说道:“殿下,臣以为可以在学府中增设专门的机械学科。就像对待儒学经典一样,让学子们系统地学习机械原理、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等知识。”
“学府乃是人才汇聚之地,如此一来,可从根源上培养机械方面的专业人才。”
“而且,学科的设置可以分阶段进行,先从基础的知识教起,随着学子学业的进展,再深入到更复杂的机械理论与实践。”
朱允熥思考片刻,说道:“这个想法不错,但这需要时间来培养人才。咱希望能有更快见到成效的办法。”
杨溥接着说:“殿下,是否可以举办一些机械知识的普及讲座呢?邀请一些对机械有研究的学者或者工匠,到各地学府去讲学。”
“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子了解机械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些讲座可以不拘泥于形式,既可以是在学府的讲堂里,也可以是在户外的空地上,只要能让更多的学子听到就好。”
“而且,讲座的内容可以多样化,比如讲讲机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或者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发明,让学子们感受到机械的魅力。”
朱允熥点了点头,说道:“这是个好办法。不过,咱担心仅仅是讲座,学子们可能无法深入学习。”
杨士奇说道:“殿下圣明。臣等还可以编写一些机械知识的简易读本,内容通俗易懂,从基础的机械概念讲起,逐步深入。”
“这些读本可以配以简单的插图,让学子们更直观地理解机械原理。可以先从一些常见的机械,如水车、风车等讲起,然后再引入更复杂的机械结构。”
“这些读本可以分发到各地学府,让学子们在课余时间学习。而且,为了鼓励学子们阅读,还可以设置一些阅读奖励。”
“比如读完一本读本后,能够回答对一些问题的学子,可以得到学府颁发的小奖品,如文具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