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氏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气得不行:“这个烂心烂肺的玩意儿,胳膊肘尽想着往外拐,爹娘养她一场,真是白瞎了那么多年的米粮。”

如果此时王三妞在场,说不得能喷她老娘一脸的唾沫星子。

还多年的米粮?

她长到十六岁,嫁入紫家之前,在娘家吃的米粒,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她那个偏心眼子的娘眼里,除了她那宝贝儿子,就再也看不到别人了。

老王头虽然小心思比较多,但人却是没什么主见,遇事摇摆不定的。

但凡有事,王周氏说得多了,他就会被同化,认为理该如此。

王周氏嫁给老王头那么多年,早就对老王头的这种秉性了如指掌,也知道如何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不,王周氏一边咒骂王三妞的不知好歹,一边还不时地偷瞄老王头一眼。

果不其然,下一秒,老王头就说道:“那咱们也把根宝送过去三妞婆家。”

既然紫家大儿媳妇的娘家弟弟,都能住在紫家,蹭吃蹭喝的,为啥二儿媳妇的娘家弟弟就住不得了?

听到老王头这话,王周氏的脸上就开成一朵老菊花,三步并作两步,进屋给宝贝儿子收拾东西,准备待会儿雨小点,就把宝贝儿子送到紫家享福去。

……

紫家这边,还不知道麻烦即将上门。

紫大山看了看天气,虽然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但雨势却在减小,果断决定开始种冬小麦。

于是,紫家的几个郎开始忙活开了。

穿上蓑衣,带上斗笠,扛着锄头,一个跟着一个就往田间去了。

前几天秋收完后,田地基本都已经开好沟了,还剩下的一亩地左右,可以边开沟、边种植。

杨盼盼和王三妞也带着斗笠,拐着竹篓,跟着一起去播种。

就连杨铁宝也和小一、小二、小三一起,穿着蓑衣,提着篮子,跟着杨盼盼他们一起下地播种。

紫宝儿也认为现在开始播种是正确的决定。

这小雨刚刚好,可以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同时也有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

这样,留在家里的就只有顾辞、吴余、紫宝儿,还有小四和小五。

“一亩地大约需要多少斤麦种呢?”顾辞看着颗粒饱满的麦种,自言自语道。

“阿爹不是说,咱家五亩地都是中等田地,那每亩地就需要三十斤左右啊。”紫宝儿掐着小肥腰,看着顾辞认真地说道,“阿娘真笨笨,连这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