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家中的老伴白雅,才四十出头,本应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却因自己多年来在外奔波忙碌,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吃了不少苦头。诗朗深知,这些年自己对家庭亏欠太多,白雅为了这个家默默付出,青春在等待与操劳中悄然流逝。一想到此,诗朗心中的愧疚如决堤的洪水,汹涌澎湃,难以抑制,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诗朗又想起当年被李总决策逼走,心中曾充满了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总也已离开,那份恨意也渐渐消散。如今,他满心皆是对古老总的感激之情。若不是古老总,他恐怕此生再无机会重返这片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地方。
要说最高兴的,那非白雅莫属。当年诗朗被逼离开清淇去外地,可把单位领导气得够呛。白雅一直觉得那些领导处事不公,对诗朗的遭遇愤愤不平。如今听闻诗朗要回清淇,她高兴得如同中了彩票一般。她心里琢磨着,这次回去,说不定诗朗能重新找回往日的辉煌,他们的生活也能随之迎来新的转机。
诗朗将回清淇的消息告知了两个已经结婚成家的女儿。大女儿在电话那头焦急地劝说道:“爸,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清淇现在情况不明,您去了要是累出个好歹,我们做子女的怎么能安心呢?您就不能享享清福吗?” 小女儿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爸,您为工作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该多陪陪妈。而且您看您外孙还小,也需要您多照顾照顾呢。” 诗朗心中纠结万分,一边是对清淇的深深眷恋,还有未竟的事业;另一边是女儿们的关心与劝说。但一想到能回到清淇与老伴团聚,而且清淇承载着他无数的回忆与梦想,对清淇的深厚情感和对老伴的思念,最终还是让他下定决心,不顾女儿们的反对,与古老总一同回去。
古老总和诗朗来到了清淇厂门口。阳光暖暖地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披风。古老总抬头望去,厂房上那醒目的企业标志依旧矗立,那是他当年精心设计的杰作,凝聚着他的心血,将清淇的企业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看着这个标志,古老总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往昔那些奋斗的场景如电影般在眼前浮现。
厂门口的员工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小声议论着。有的员工眉头紧皱,面露担忧之色,小声嘀咕道:“他俩年纪这么大了,能行吗?” 有的则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说道:“说不定他们能带领咱们清淇重回辉煌呢。” 古老总看着那扇熟悉又略显陌生的大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身旁的诗朗也紧紧地握了握拳头,两人对视一眼,眼神中仿佛传递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都要一起勇敢面对。他们心里清楚,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诸多未知的挑战。
二人进入公司后,径直来到会议室。会议室里,灯光略显昏暗,压抑的气氛如同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员工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古老总和诗朗,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担忧。古老总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我和诗朗这次回来,知道大家心里可能都有想法。但咱们先把心放肚子里,我和诗朗既然来了,就肯定会把事儿干好。” 诗朗也跟着点头,坚定地说道:“对,大家一起努力,清淇肯定能越来越好。” 然而,台下却有几个年轻员工小声地交头接耳,其中一个嘟囔着:“说得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会后,古老总和诗朗开始四处查看公司的情况。他们首先来到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机油味,还隐隐有一些烟雾。古老总刚走进车间没几步,就被烟雾呛得连连咳嗽起来。诗朗见状,赶紧上前拍了拍他的后背,关切地问道:“老古,你没事儿吧?” 古老总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无大碍。
两人继续在车间里穿梭,与工人们亲切交流。可当他们准备离开车间时,古老总没注意到门口的门槛,脚一下子被绊了一下,整个人向前踉跄,差点摔倒。诗朗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诗朗惊出了一身冷汗。古老总刚进车间时的好心情,仿佛瞬间被这一绊给打散了,脸色有些难看。但他很快调整过来,深吸一口气,似乎在给自己打气,重新振作精神。
接着,他们又来到办公室区域。办公室里,文件资料堆积如山,墙上挂着的一幅幅照片,记录着公司这些年发展的重要时刻。古老总看着那些熟悉又有些变化的办公室,不禁想起了以前在这里与同事们一起讨论工作的场景,那时大家为了一个方案常常争得面红耳赤。诗朗则盯着墙上一张公司早期的合影,感慨地说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些年公司变化可真大。” 他们一边走,一边回忆着过去,同时也在思考着未来该如何让清淇重新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