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番外·小太子环游大清2

怀中,垂眸的保成轻轻勾起了嘴角。

随后,康熙抱着保成在京中好好游玩了一番,等回到皇宫,保成已然沉沉睡去。而康熙在乾清宫接见了胤礽。

烛火摇曳,气氛凝重而压抑,唯有偶尔传来的烛芯爆鸣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胤礽静静地跪在康熙身前,身姿笔直却透着几分决绝。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虽平稳,却难掩其中的波澜:“皇阿玛,儿臣今日有一事,想与您坦诚相商。”

康熙微微抬眸,目光深邃而复杂,似早已料到胤礽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胤礽挺直了身子,神色郑重:“皇阿玛,如今保成出现,儿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他才是最适合担当太子之位的人选。保成聪慧过人,且得天幕认可,定能引领大清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康熙没想到胤礽会这么果断,打断他问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胤礽点头,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自天幕出现,得知儿臣的未来,儿臣也曾辗转难眠,有不甘,有痛苦,有怀疑……”

胤礽抬头,直直的注视着康熙,看他垂下眼眸,咂然一笑:“与其他兄弟相比,儿臣已然得到了皇阿玛大半的偏爱,可越是如此,儿臣越是想不通。直到新的天幕出现,儿臣看到了保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受到所有人欢迎的保成,儿臣才反应过来,这些年,比起胤礽,我更多在做的是太子,还是高高在上、不通俗物的太子,儿臣已经被这个身份迷住了双眼,未来……走到那一步也不是不能理解。”

看着胤礽苦笑的模样,康熙忍不住皱眉,“你不必这么说,你本就是太子。”

胤礽摇头:“皇阿玛你不必安慰我了,无论如何,儿臣是想通了,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为了列祖列宗的基业,儿臣愿意退下来,做一个辅助之臣,全力辅佐保成,当然也做回我自己。”

康熙沉默良久,脸上的神情变幻不定。

胤礽是他亲手栽培的太子,多年来寄予了无数的期望,如今他却要主动请辞,这让他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慨。然而在天幕出现“小太子”的选项的那一刻,实际上他的内心就已经有了偏向。

他毕竟是大清的皇帝。

终于,康熙缓缓站起身来,走到胤礽身前,伸手将他扶起。

他的目光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有欣慰,有不舍,也有一丝释然:“胤礽,你能有此胸怀,朕甚是欣慰。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便答应你。日后,你就做你想做的爱新觉罗·胤礽吧。”

胤礽眼眶微微泛红,重重地点了点头,整个人展现出一股脱胎换骨的放松:“多谢皇阿玛。”

隔日,康熙下旨,废除二阿哥胤礽太子之位,册封其为理亲王;

册封十八阿哥保成为太子,索额图、纳兰明珠、佟国维为太子太傅……

随后几年,大清开启了高速发展。

先是内务府和包衣旗在严密的调查中,被发现了其控制皇室子嗣,意图不轨的阴谋以及无数以次充好、贪赃枉法的行为,被大力查抄。

康熙更是下令,凡是包衣旗嫁入皇室者,家族亲属不可担任要职,不可随意晋封。

紧接着,牛痘经过重重验证确定了效果,在天幕的影响下,无须再度宣讲,所以百姓自发接种,自此大清再不受天花之苦。

同时,康熙加强了对火器的重视,修建火器营,原本被流放的戴梓重新得到重用,掌管火器营的建设。

八旗军队也受到整改和强化,不断优化大清的军事实力。

阿哥们也在封爵之后打着鸡血一边争夺小太子的注意力,一边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康熙五十一年,58岁的康熙正式退位。

凛冬刚过,京城的空气中仍透着丝丝寒意。太和殿外,瑞雪初霁,阳光洒在金黄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殿内,庄严肃穆,群臣早已按序排列,鸦雀无声,只待那历史性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