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我可不是老家伙。”
“我还不到知命之年,你都已经花甲之年,你说话可别带上我。”
严世蕃当时就笑出声:“小东西,你还是那么没礼貌,能在朝会撞柱,一点不像读书人。”
赵如风丝毫不在意道:“老东西,彼此彼此。”
郑国公府。
秦浩托人将新酒和英雄血送过去。
送酒之人见到翼国公也在,便道:“翼国公,我家爵爷也给您送有酒,现在送酒之人,已经在路上了。”
翼国公畅快大笑:“哈哈哈哈,好小子,总算想起老夫了。”
说话,他瞥了眼郑国公:“可不像某个老东西那么小气。”
郑国公气得牙痒痒,都想给翼国公来一套组合拳。
可当两人看到新酒晚暮配套的诗词后,两人都沉默了。
哪怕他们不是文人,不懂诗词。
却也明白那句,终不似,少年游,有多沉重。
但下一刻,两人同时举坛狂饮,笑声传遍国公府。
皇宫内。
此次宣德帝虽然被秦浩气到了。
但秦浩所写的词,终究给他很深的感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品了口新酒晚暮,苦涩入喉,也知自己终究不在年少。
可是大儿子又不争气。
真传给他皇位,他也不放心。
可等他的二儿子,三儿子从边关回来,怕是要起乱子。
他想起前些日子大儿子说想当此次科举的主考官。
若是秦浩能因此和儿子结下善缘,也是一件好事。
但想到这里宣德帝又来气。
都说了让大儿子多接触秦浩,居然现在都还没去。
秦浩重情义,不喜欢官场那一套。
不提前建立感情,以后怎么辅佐你。
不行。
宣德帝越想越气。
“大海,移驾东宫。”宣德帝对海公公道:“还有准备藤条。”
海公公小心翼翼的狐疑问:“陛下,您要藤条做什么。”
“哼!”宣德帝冷哼:“打太子给朕助助兴。”
……
与此同时。
关于商人缴税后,家中子嗣可以参加科举一事,迅速由京城朝外辐射。
除了四大门阀世家之外,大大小小商会的话事人都被这则消息砸蒙了。
不知道多少人激动地直呼皇恩浩荡。
也不知道多少人,开始朝着京师汇聚。
因为缴税需要报备,京师商部,便是商税报备之处。
这就让户部很不爽。
明明税收之事,由他们负责,但商部抢了他们的活儿。
不过户部官员也不傻。
这可是商税,谁都没征收过,先让商部去踩坑也不错。
然而。
还不到一天时间。
更炸裂的来了。
商部和商税以及商恩令的成功推行。
已经将南人北迁计划所有前路铺好。
翌日。
朝堂之上。
赵如风再提南人北迁之事。
正常来说,有四大门阀世家扯皮。
南人北迁之事,绝对没可能展开细说。
谁想到。
赵如风直接一手死谏。
当时文武百官表情和死了妈一样。
又来了,他又来了!
而且赵如风一张嘴,绝对是王炸。
“陛下,微臣昨日苦思冥想,认为南人北迁势在必行。”
“臣这几日有派人前往南方灾区调查。”
“目前虽没有灾民继续出现伤亡。”
“但灾区没有任何可用建材用于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