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通玄奥妙修神境 隐匿身形曳影行

第八重,可观宇宙法则运转。

第九重,可无视宇宙法则,凭空造物。《太清通玄修神术》的造物术,是实际的造物,而非幻术。是通过对极微境芥子的操控,对法则的修改,真真切切,从虚无中创造万物,而非幻术造物。

小,可造芥子,中,可造山河,大,可造界面,例如造出一个人界。

程妙音参悟的是《魔元经》。此经是一种提高身速的法门,同时还可以隐匿气息,让人无法探知。功法分为六重境界。

第一重,追风。第二重,曳影。第三重,身形化虚。第四重,不可捉摸。第五重,逐电。第六重,瞬移。

追风,是修习者的速度,可追过狂风之速,罡风被远远抛于身后。

曳影,是修习者因为身法太快,往往人离去,而留下一副残影,虚影。

身形化虚,是修习者通过极快身法,留下百千虚影,同时隐匿自己的真身,真实气息无法被探知。此时,所见皆为虚身,是为‘身形化虚’。这是身法和隐匿两种‘魔元’技能的完美结合。

不可捉摸,也是隐匿气息,提高身法。不过,此境界的隐匿之术,可躲过上品仙宝,乃至通天灵宝的追逐,故而名曰‘不可捉摸’。

逐电,这一重境界,修习者可以与流光之速并肩而行。

瞬移,这一重境界的修士,已经可以达到缩地神足,瞬间跨越万亿里地的空间。横贯人界,时光不转,一步不动,一息可至。

又一炷香之后,二人皆受感于这两枚玉简里功法之强大,大道之浩渺,真谛之玄妙,惊骇至无法静心参悟,都来到正厅,摆茶品茗。边品茶,边交流刚才参悟功法的心得。张玄真和程妙音二人实在是骇然震惊,心生无上敬畏。自此,二人每每修习《太清通玄修神术》之时,总会沐浴焚香,以示恭敬。

小主,

两杯香茗入口,张玄真双眉微微一锁:“《太清通玄修神术》提到了一门功法叫做《双雷光华经》,只说此经流落到了异界,却没有说别的内容,不知该如何是好!”

程妙音:“对于我二人炼气期九阶的修为,那《太清通玄修神术》第七重的内容,可以暂时不予考虑,我们还是先从第一重入手的好。”

张玄真:“确实,确实,也许到了那重境界,我二人的修为也有其他不同的机遇也说不定。”

程妙音:“夫君别忘了,我们这次参悟这两枚玉简的起心动念,可是神识和修为不足之故啊—— ”

张玄真:“是的,妹子说得对。这贪念,可真的会让我忘记初心,看来修心养德,我还是不足。”

一人一口茶,思索片刻,张玄真:“我本意原是你我各修习一枚玉简,待突破第一重后,再交换玉简修行。”

程妙音:“但是这会造成我们合意五行阵的神识修为不同步。虽然阴阳和合诀可让我二人心意相通,但是神识修为不同步,却无法解决。”

张玄真:“正是。所以我们需要在同一房间,共同参悟同一枚玉简,同进共退,也许我悟出一处,你悟出另一处,我二人互相一交流,就贯通了,对不对!”

程妙音:“主意已定,那我们从何处入手?《太清通玄修神术》比《魔元经》难出好多。但是合意五行阵的关键还是在《修神术》,我们是由重点处入手?还是由易入难?”

张玄真:“那依着娘子的意思呢?”

程妙音:“我看,由易入难更好。我们虽不知道这两枚玉简是出自哪一位上古大神之手,但是这两枚玉简是在同一处被发现,而且其外形完全一样,很有可能就是同一人之作。先去修炼简单一些的《魔元经》同时熟悉其措辞,思想,定会有助于我们后来修炼《太清通玄修神术》。”

张玄真:“好,那就这么办!即刻开始。”

说完,放下茶杯,张玄真拉着程妙音的玉手,一起来到同一房间,盘腿坐下,清心静念,取出《魔元经》开始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