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魔元法至三重境 苦练神识乱念停

两年后,二人的神识已经可以离体,好似银河闪动,悬于头顶,又仿佛无底深洞,吸纳仙灵之气。魔灵石,仙灵石,两方晶石上的灵气,如涓涓泉水,流向二人头顶的神识。神识不断膨胀扩大,神室在修神术的功法作用之下,出现了无边无际的空间,神室上空的道纹愈加清晰明亮。如此又是两年。

住定之中,二人万念停止,不入不出。没有任何杂念,逐渐进入五感六根皆如虚无之态,眼不观,耳不听,口无味,鼻不闻,无受、想、行、识。体内世界,一切归于寂静,只有神识如天地创世一般,吸收着仙魔晶石上的无尽灵气,多年淬炼,神识已经元盈炁满,稳固坚韧。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二人再参悟《太清通玄修神术》再也没有第一重时的那种种痛苦不适。

如此又过了四年。玄妙洞外风雨雷电,花开花落,玄妙洞内浑然不知。前后八年修炼,张玄真和程妙音身体周围瑞兆再现,玄妙洞外一道神霞出现,神辉千丈。

二人的泥丸宫中曾经听到过的颂道之音,此刻再起—— 造化之根,洞照神识,平平荡荡,烨烨煌煌,心悟玄音,早证无为…… 神室上空如骄阳的道纹金光,光芒由金变红,道纹愈发清晰,那道纹散发出如意之光,光芒柔和温润。神识如银河旋转,其中隐隐出现一个银光人像,神相庄严。如仙雾般人像一出,神识范围毫无预兆猛然增大,无边无际,好似驾驭流光而观世界,又极速返回。红光道纹镇神室,定精魂。

《太清通玄修神术》第二重,大功告成,神魂出定!

魔元功和《太清通玄修神术》各进一阶,张玄真和程妙音自是心中欢喜。

两个人结伴飞出玄妙洞,设下防护结界封闭洞府。这次张玄真二人决定不借助七宝琉璃车,携手御空飞行。结果两日便以魔元功‘身形化虚’遍游了华夏。虽然速度飞快,但是丹田内灵力有限,张玄真和程妙音这两日时间,马不停蹄,日夜疾驰,几乎用掉一半还灵丹来补充灵力。待回到玄妙洞,丹田灵力仍然消耗一空,赶紧以培元灵浆补充丹田的空虚。

张玄真和程妙音十年来在洞中修炼,忘记凡间岁月是何年,而外界此时已经是北宋康定元年。这年发生了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 在豫北的淇河附近,有一处名叫‘坟头岭’的偏僻古村,村里一户人家添了新丁。古村北边是一条小河,南边是一片丘陵,把村子夹在当中。丘陵形状像一片巨大的坟堆,所以这里的丘陵和这个村子都叫‘坟头岭’。

村里有户人家姓唐,户主叫唐义,是他家里添了新丁。新添的是老三,老大是儿子,老二是千金,这刚生出来的婴孩儿是老三。本来是件喜事,但是在老三生出来的那天,月色血红,星空虽明亮却有滚滚雷声不断,唐家祖宗牌位摇晃掉地,家里养的看家狗,自己咬断绳子,再也没有回来。家里看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凶兆频现,怕他夭折,给他起名字叫唐全寿,乳名叫土蛋。家里人觉得名字越贱越好养活。

坟头岭原本就很小很偏僻,早先只剩了十几户人家,这个唐义是个外来户,领着十几口人来了坟头岭定居。村子里的人都以为是哪里发了洪水,这个有钱的唐家逃难,带着金银细软,一家老小到坟头岭安家落户来了。村里人不知道的是,这个唐义是走江湖混绿林的。唐义本来准备纳个投名状,上山入伙,结果杀了一个有钱的大户,夺了好些银钱。有了这些银钱,唐义就打消了上山的念头,买了十几个男丁和婢女,躲到‘坟头岭’在北水南山之间,盖起了自己的三进大宅院,当上了本地的员外,开枝散叶起来。再加这里距离皇城近,大杆子大柳子的土匪很少,结果唐义就在这儿安安生生过了二十多年。

一岁之后土蛋便学会说话了。这孩子在他娘的怀里,对着爹娘竟然说:“你二人虽是我爹娘,但是,我叫裘心牢,不叫唐全寿。”任唐义是经历过生死风云的江湖人物,听到自己儿子说出这番话来,也是满脸惊讶,满心疑惑,半晌说不出话来。唐义一边多方打听他小儿子嘴里的这个裘心牢是什么来头,一边请和尚道士做法驱邪。裘心牢看这情景,不愿多生事端,便隐藏了自己内心。在唐义看来,还以为是小儿子恢复正常了。

三岁之前,土蛋无师自通,会讲话,会写字读书,就是不和人交往,整日独来独往。经常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地面,自言自语说着一些父母根本听不懂的东西。

四岁这一天,家里的佃户交完租子正要离开,看到土蛋正在掐诀念咒,手掌心竟然还有火团,但是这孩子却毫发无损。这佃户见了,吓得抱头鼠窜,自打那以后,村子里传出流言,说是唐家生了个妖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