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这个捂着鼻子!”
当莫玉铭爬到洞口时便闻到了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立刻意识到气体有毒,便从袋中取出两块手帕,用水打湿后,分了一块给馨兰。
“玉铭哥真聪明,想得出这办法来,果然没味了!”
馨兰在按照莫玉铭的方法将湿手帕绑在脸上遮住鼻孔后,便发现呼吸通畅多了,那难闻的气味全被挡在了外面,不由地感叹起来。
莫玉铭听后轻轻一笑,也不解释什么。
这种最基本的自救常识,在地球上只要稍有一点经验的人都懂。
只有在这种封闭的小空间长大的,没有经历过任何风险的小馨兰才会感到新奇。
洞口光溜溜的,四壁上非常潮湿,到处挂满了水珠。
由于洞口是斜着朝上的,光线可以直射进去,因此洞内并不是漆黑一片,站在洞口可以清楚地看到洞内很大一片地方。
从洞口进去两三丈远的时候,便分岔了,里面连着几个大小不等的石洞。
趁着天色尚早,洞内还没到喷射毒气的时间,莫玉铭便带着馨兰走进了洞口。
经过一番辨识打量后,莫玉铭选择了中间一个比较大的岔洞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岔洞比较干燥,里面没有什么难闻的气味。
在进入洞口之前,莫玉铭早已从储物袋中取出了一节有手指粗细的新鲜树枝。
这可不是普通树枝,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植物。
它的整个枝干除了坚硬的树皮外,里面是很稠的冻状物,有些像地球上的蕨类植物。
不过它有一个很特殊的特性,那就是用它在物体上划过后,便会留下一道粘液,经过一段时间干燥后,会固化成一根很坚韧的丝状物。
这个半透明的丝状物还有一个特性,即经过光照后,会发出五彩的荧光,且很长时间都不会消失。
有了这个利器,莫玉铭根本不用担心会在石洞内迷路。
这种不知名的植物是莫问老头在向他介绍峡谷内的物种时无意间提到的。
因它抽出来的粘液在凝固后和丝线没什么区别,而且还能折射出五彩光线,莫玉铭便管它叫幻丝藤。
原本它在这儿只是一种很不起眼的灌木,但在莫玉铭手里却成了探险的必备之物。
除了做路标外,还能在应急时当绳索用,只要把它抽出拉长成细丝,等其凝固后,再将数根细丝编织缠绕在一起,便成了韧性极强的细绳,其强度比地球上的丝线要强上好几倍。
洞里已经没了光线,莫玉铭便拿出两颗荧光石,和馨兰各拿一颗,借着荧光石发出的光亮,一起摸索着朝洞穴深处走去。
跌跌撞撞地走过一条曲折狭长的岩洞后,出现在二人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地宫。
手中闪亮的荧光石在漆黑一片的地宫中就像是两颗挂在半空的星星,仅能照亮自己。
两人借着荧光仅能看清地宫近处的轮廓,根本看不清全貌。
好在荧光石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莫玉铭放在储物袋中用来做备用的就有一大堆。
于是莫玉铭又拿出几块来,用从彩丝藤中抽出的彩线捆成两根长条,把它做成发光棒,既实用又方便。
有了十几颗荧光石发出的光亮,洞中的光亮明显增强了许多。
近处的石洞轮廓已经非常清楚,远处也能看出个大概来。
足有几百丈方圆的地宫,地势平坦空旷。在地宫的地面上,仅仅中部有并排耸立着的几颗巨大的石笋,这几颗石笋呈圆弧形分布,仿佛是有人特意安置在那儿似的。
而穹顶却挂满了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如蜂窝一般。
钟乳石上布满水珠,在荧光的照射下发出多彩的晶光,炫丽异常。
地宫的四周参差斑驳,四壁上有无数的大小洞穴相连。
要不是两人早有准备,想再找到原来的出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两人来到地宫中心,在绕过一座巨型石笋后,惊奇地发现在这片石笋包围的中央居然是一个月牙形的浅水潭。
水潭中的水清澈无比,潭底是一片平坦的金黄色砂岩。
在荧光的照射下,整个水潭就如一只装满细腻沙金的盘子,富丽堂皇。
更奇的是在水潭的中央部分,密密麻麻地堆积着一片半透明的乳白色圆珠子。足有上千颗。和鸽卵般大小的圆球晶莹剔透,就如软玉琢成的玉菩提,球内似乎蕴藏着一股奇异的能量,圆润灵动,似乎每一颗珠子内都孕育着一个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