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备战

酱爆虬龙 泠辉 2207 字 4天前

建安城的南面城关前的地势已经较为开阔,一次派遣数千人的队伍攻城绰绰有余。所以,若莫玉铭不做准备,仅凭城墙防守被动防御,是绝不可能守得住如狂风暴雨般攻击的。

而且南面城墙相对矮小薄弱,想要加高加固是一项相当耗时费力之事,大战随时可能爆发,现在修葺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除了加强防备外别无他法。

为了能够真正做到万无一失,莫玉铭在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之后,终于大致摸清了这座城池的真实情况。

然而,他深知这还远远不够,于是下定决心要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随后,莫玉铭挑选了七星、姜宇恒和孙敏三位得力干将,四人趁着夜色悄然出城。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首先仔细查看了周边数百里范围内的地形地貌。陡峭的山峰、幽深的峡谷、蜿蜒的河流……每一处细节都被他们尽收眼底,并牢记于心。

不仅如此,他们还密切关注着当地的人员分布情况。哪些地方人口密集,哪些地方人迹罕至;哪些村庄民风淳朴,哪些村落暗藏玄机。这些信息对于他们后续的行动至关重要。

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情报,他们甚至不惜乔装打扮,混入距离此地最近的一座城池之中。

或扮作普通百姓,或佯装成商人模样。在城中,他们四处打听各种消息,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无论是官府的动向,还是民间的传闻,都成为了他们收集的对象。

就这样,莫玉铭等人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地之间,只为了能掌握最全面、最详尽的资料,以确保接下来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值得庆幸的是,凭借着莫玉铭一贯以来的谨小慎微,城池易主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暂时尚未传播开来。就连那发生在绝情谷的风波,其影响力也相对有限,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

这一局面对于莫玉铭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利。给了莫玉铭更为充裕的时间来筹备即将到来的战争。

在接下来的数天里,莫玉铭不辞辛劳,派出大量人手四处打探、深入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这些努力,他终于对自己身处其中的这个诸侯国有了一个初步但较为全面的认识。

原来,这个名叫大赤的诸侯国,现任国主名叫武姬。他乃是垄国国王的王叔,身份尊贵。

然而,与其高贵的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品性却令人不敢恭维。此人平日里行为乖张,作风嚣张跋扈,对待治下的百姓更是残忍无情、苛捐杂税不断。

哪怕只是些许微不足道的冒犯,他都会怀恨在心,睚眦必报,绝不善罢甘休。正因为如此,在众多侯王当中,他的口碑极差,人缘可谓糟糕透顶。

作为王亲国戚,这侯王爵位可是代代相传、世袭罔替的,其地位之尊崇绝非那些由国王临时册封的侯国所能比拟。尤其是在五大国的格局已定,世袭侯的地位更是牢不可破。

就拿大赤国来说吧,尽管它所在之地略显偏僻,处于地理位置相对边远之处,可其幅员辽阔,广袤无垠,各种资源丰富多样,无论是矿产还是农产品皆应有尽有。

正因如此,大赤国的综合国力颇为强大,在垄国那七大侯国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所以,当武姬听闻建安城竟然已被他人所占之时,必然会雷霆震怒,火冒三丈。

他定会毫不犹豫地下令派遣大军前去镇压叛乱,以恢复国家的统治和尊严。

只不过,大赤国的疆土实在太过辽阔,而且此地位于隅州的最北端,距离侯国的国都可谓是山高水远,路途迢迢。

哪怕是大赤国内速度最为迅捷的赤云宝马,想要从这里抵达国都,也必须日夜兼程,一刻不停地狂奔整整半个月之久。

倘若没有专门负责搜集和传递情报的机构来及时报送消息,仅仅依靠人们在路上的口耳相传或者偶然间听到的只言片语,那么等到有关建安城沦陷的消息传至侯王的耳中时,恐怕最少都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啦!。

经过一番缜密细致地分析,哪怕是出现最为糟糕的情形,侯王率领的大军兵临城下起码也要在一个月之后才会发生。

倘若能够将一切掩饰得天衣无缝,再于此方面巧妙地投放诸多迷惑人心的烟雾弹,那么兴许能够隐瞒数月之久,甚至更久都是极有可能之事。

关于此等层面的问题,莫玉铭早在最初筹谋策划之时便已然考虑周全。

正因如此,他始终坚定不移地主张尽可能去规避产生过于巨大的影响,优先选取原有的官员依照原本既定的规章流程来处理事务,同时竭尽全力确保不让城中的百姓察觉到任何异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