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都是谁告诉你的,你个小丫头,哪懂得懂庄稼呀?

种庄稼,还得我们这些老把式来。”

汪一方笑道。

显然,他并不认同王曼这个说法。

即便有山脚下的红薯做比较,还是相信自己这几十年来的经验。

“那可不一定,要不你们明年就听我一回,保证种出来的红薯比以前多多了。”

王曼努力想劝说大家听她的。

“那可不能听你的,万一种出来的又是一样,岂不是浪费了土地。”

汪一方摇头不赞同。

几十年的根深蒂固,哪是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再说了,老一辈也是这样种的,他们跟着种没有什么不妥。

“也不能这样说,到时候就按照曼丫的办法种一半,再按照我们的办法种一半。

收成的时候,谁种的高产,以后就按谁的办法种。”

汪大中的脑瓜子比较灵活,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

“这个办法不错,我赞同。”

汪大有立马举手。

“我也赞同曼娘说的。”

汪三也举手,觉得他也得发表一下意见。

而且还必须得站在自家媳妇这一边。

谁叫他们才是一家人呢。

“去去去,你来添什么乱?你懂得种庄稼吗?”

汪一娄挥着手,就像赶苍蝇一般。

“别小瞧人,我不懂,我可以学呀。”

汪三不乐意了。

一个个都盼望着他老老实实在家种地,这会儿他都参与讨论怎么种地了,居然又不让他发表意见。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汪一达点头:

“行,听你这样说,我们也都相信你。

以后可得老老实实的听曼丫的话。

曼丫,记得把他看紧点,可不能再让他到外面去乱晃。

要是不听就打断他的狗腿,让他在床上躺着,也好过到外面找麻烦的好。”

汪三……?

听听,听听这叫人话吗?

一个个的都想打断他的腿,他的腿就这么招人不待见吗?

汪三想哭的心都有了,早知道他就不发表意见了。

发表也不对,不发表也不对。

反正说来说去,不对的永远都是他。

看着他的样子,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