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内部早就腐败不堪的元朝士兵,与这些完全没有退路的起义军相比,自然节节败退。
从颍州(今安徽界首)聚众起义开始,几经失败,起义军一步步扩大边界,占领了亳州、项城、朱皋等地。并在亳州立“小明王”,建立大宋政权,年号“龙凤”。
这是起义军的第一个高潮。
随后,起义军一路壮大,分兵三路北伐,东路攻入大都(今北京),中路攻向山西、河北一带,西路直趋关中。三年后,红巾军攻克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势力达到极盛。
就在南颂以为自己的理想可以实现的时候,幻灭也随之而来。
如白莲教的教义所说,即世界上存在明、暗两种势力的斗争。当明的势力达到了顶峰,阴暗的力量也就滋生了起来。
这就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哪个贤明的君王,建立多么精妙的制度,最终朝代都会走向湮灭。
兴衰轮替,本就是常态。
一年后,开封被元军包围并攻破,大宋政权损失惨重。这个期间,起义军的内部,也发生了分裂。
南颂由于战功显赫,一时间也成为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几经陷害,也从权利的中心,被腾挪了下来。
“难怪,现在历史记载里,完全没有他这一笔。”吕启元悠悠地说道,“都是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看来,确实也是如此。”
林清南顿了顿,“成王败寇,历史都是胜利者的诗歌而已。”
后来,小明王的溺死更是给南颂致命一击,在此之后,他完全丧失斗志。
过去所建立的全部信仰,随着起义军行动的失败,而全部溃散。
其实,故事走到了这里,还算正常,直到,南颂回到了天明老和尚的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