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林家生了了一个五斤重的女婴儿,取名为清南。林清南往上,还有一个哥哥,林清德,算得上是林家的骄傲,自幼熟读四书五经,过目不忘,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那时候社会氛围,科考依然是普通老百姓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也是能够翻身改命的最好机会。林家也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林清德一人身上。全家省吃俭用,供应林清德读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能够一举高中,光宗耀祖。
当一个家庭多个孩子中,有一个尤其出彩,往往剩下的那些,就会成为被忽略的对象。
林清南就是这样子的存在。她从小不爱说话,性格孤僻,除非必要,否则很少出门。沉默寡言的性格,加上林清德的出彩,使得全家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她的存在。
对比起来,林清德就很争气了。
从童试开始,林清德在县考、府考、院考均取得傲人的佳绩,这一路的成绩也让林父有点飘飘然,感觉林家很快,就要熬出天了。
然而,那时候,满大街上,都是烟馆子,那些个躺在罗汉床上抽食大烟的男子,一个个眼窝深陷,眼下乌青,走起路来,都东倒西歪。
为了抽食鸦片,家底被掏空是常态。
更有甚者,打起来自己妻子跟孩子的主意,在鸦片面前,身为人类全部理智,都被毁灭了,剩下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
只要能让这些个瘾君子再抽上一口,什么代价,他们都愿意做。
林清德对于这种现象,是极其厌恶的,他见过无数个家庭,因为鸦片,而毁于一旦。所以从小,林清德就希望能够有一天出人头地,拯救那些陷在鸦片中的人。
恰逢当时,清政府也觉察到了抽鸦片可能带来的社会性危害,开始采取一些措施。
然而,当时的朝堂上,两派势力争斗不休,弛禁派以琦善为首,主张准许外商将鸦片纳税,以货易货,并在福建、广东、浙江、云南等原有种植罂粟的地方,恢复种植。实际上是让吸食、贩卖鸦片合法化,让鸦片成为正常商业贸易中的一个环节。
而严禁派以林则徐和黄爵滋为代表,主张对贩卖和吸食鸦片者要严刑。林则徐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禁而不止的根源在于权贵,“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