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信中如何安排?”
杨县令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给春琼。
春琼打开看了,少卿大人竟然还解释了为何这半年没有动静。之后,告知了与大理寺卿商议后的决定,绘画技术的传授,还是要从大理寺从上往下推广,如此才能引起地方上的重视。
“琼儿,如今大理寺衙门正在建立书院,待书院建好,让你直接到京城大理寺授课。”春琼边看杨县令边道,“爹估计最迟年底你就要上京了。这一去没有半年回不来,铺子里的生意,该放手的时候必须得放手了,他们必须在你离开前彻底成长起来。”
“爹,要去京城给大理寺官员授课,您难道就不担心吗?那可是京城耶,权贵云集,才子能人辈出,女儿小小村姑,与他们仿佛有天堑之别,一不小心,就可能惹来大麻烦。相比这些,我手里的这点生意反而显得无足轻重了。”
春琼眉头紧紧皱在一起,杨家发展太慢,如今还是过于弱小了,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他们这些底层人群,在那些权贵面前,仿佛如蝼蚁般低贱弱小,可随意践踏欺凌。此时去京城,她觉得自己的人身安全毫无保障。
杨走到春琼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温声道,“琼儿,莫要妄自菲薄。咱们虽出身平凡,但靠自身本事吃饭,行得正坐得端,没什么可怕的。你是大理寺请去的讲师,不是能被人任意欺辱的下人,大理寺既然请了你,会保证你的安全的。并且,我女儿才不是村姑,论博学见识,那些学子千金,可不一定能比你强。”
春琼被杨县令自豪的模样逗笑,“好吧,爹既然如此有信心,女儿定抬头挺胸,不堕了您的名声。”
“嗯,这才对。之前收小麦,你出去采买小龙虾了,没能见证小麦的丰收。如今秋收,你就安心陪爹去村里见证秋收,也算是给村民们吃颗定心丸,回来之后开始准备去京城的适宜。至于铺子,也趁这段时日好好考察锻炼一番这几个负责人。”
春琼犹豫片刻后,点头应允,“既然如此,那我就跟您一起下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这份心意。”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春琼随着杨县令一同前往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