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产粮食是否带回大唐?

李丽质心里火热。

恨不得马上回大唐,将这消息告诉阿爷。

大唐缺粮,准确来说,阿爷缺粮。

阿爷的书房中,每年都有折子被撕得粉碎,都是因为要求拨粮。

户部缺粮,非常的缺。

没办法,大唐要震慑四方,兵,器,钱,粮一样不能少。

粮食的作用不仅食用,还要换钱,换铁,换各种各样的需求。

可偏偏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各地官员总是为百姓申苦叫难,恳请陛下拨粮救济。

可惜,钱粮一旦拨下去,有多少流入百姓手中,无人知晓。

反倒是长安城的日渐繁华,权贵子弟们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用他们的方式诠释出一个大唐盛世。

粮啊,从来都是陛下缺,与他们毫不相干。

如果有亩产千斤的粮食,阿爷不再为粮而烦恼,大唐为不再为突厥扰边而担心……

一瞬间,李丽质想了很多。

陆远似乎看穿她的想法,“别想了,未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你千万不要带高产作物回去,否则后果自负。”

李丽质一愣,“为何?”

陆远:“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覆灭的最大原因之一。”

李丽质隐约明白他的意思,但她要粮食种子,必须靠陆远带货,只能耐着性子听他说下来。

陆远继续:“我跟你说过,大唐之后,还有几个王朝,他们无一例外地出现土地兼并后导致灭亡。”

“我现在不是跟你讨论历史,只是告诉你一个事实。”

“你把高产粮食带回去,只会加速大唐的生命周期,最坏的可能,大唐会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不可能!”李丽质反驳。

大唐正值盛世,而且阿爷治理有方,全国上下拥戴,怎么可能亡?在她心目中,大唐一直延至到现代才合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可能?”陆远轻轻抛了抛手中的玉米,“我问你,高产作物带回去之后,你能保证只有陛下种植,世家无法得到?”

李丽质摇头。

这是不可能的,种植之事最终还是靠下人去做,只要经过人手,就必定泄露,但世家知道,总比年年缺粮好。

陆远继续说:“假设全大唐都种上了高产作物,粮食大丰收。那么你告诉我,最后这些粮食会落入谁的手中?百姓,还是陛下?”

李丽质稍作思索:“至少百姓不会挨饿。”

“呵呵!~”陆远冷笑,“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

“就算粮食多到库存不下,发霉发臭,世家宁愿倒掉,也不会愿意拿出一斗给穷人。最该挨饿的还得挨饿。”

“这样跟你讲吧,别说世家盘据的大唐,就算现代社会,亦难逃这个宿命。”

“就在这一刻,地球上仍有不少国家缺粮,你跟我说,百姓不会挨饿?”

这话把李丽质整不会了,现代社会食物丰富是她亲眼所见,这作不得假,怎么可能缺粮?

带着疑惑,凝视陆远。

陆远:“你看到的繁华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正如我只看到品味楼的吃食不错,殊不知那是招待太子的规格,外面根本吃不到。”

“同理,你身处的这个地方,因为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富足。你真以为是点石成金的仙界啊?”

李丽质不敢置信,毕竟她见到的是一个幸福国度,百姓安居乐业,人人脸上洋溢笑容,比她想象的仙界还仙界。

陆远:“说回正题。”

“我只问你一句,如果换作是你,手上粮食充足,人强马壮,山高皇帝远,第一件事想做什么?”

李丽质有点跟不上他的节奏,但再傻也明白他说什么。

陆远:“我再提醒你,大唐很大,大到足够容纳人的野心,大到就算有所动作,你阿爷知道都是几个月之后的事。”

“这个诱惑太大了,没人不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