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旧族余孽露端倪

萧逸尘派人去查阅了当年朝廷关于柳氏家族一案的卷宗,从中找出了一些还在世的柳氏家族相关人员的名单和信息。经过一番排查和暗中调查,发现有一个叫柳长风的人颇为可疑。

柳长风是柳氏家族旁支的子弟,当年因年纪尚小,未被过多牵连,后来一直在京城郊外低调生活。但近些年来,他却时常出入一些达官贵人的府邸,行为举止有些神秘。萧逸尘得知后,安排人手对柳长风进行了密切监视。

在监视过程中发现,柳长风与朝中的一位户部官员往来甚密,两人经常在一些隐蔽的地方会面,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而且,之前朝堂上弹劾萧逸尘以及民间散布谣言的那些事发生的时间节点,都和他们的会面时间有着微妙的关联。

萧逸尘觉得此事大有蹊跷,决定找机会会一会这个柳长风,看看能不能从他口中套出些有用的信息。于是,他设了一个局,让手下的人故意在柳长风常出没的地方制造了一起 “意外”,然后萧逸尘装作路过的好心人,上前帮忙。

柳长风一开始并未起疑,还对萧逸尘的帮忙表示感谢。萧逸尘趁机与他攀谈起来,旁敲侧击地提到了最近京城的一些传闻,观察着柳长风的神色变化。柳长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说道:“这些传闻啊,我也只是听说,不过这京城向来是是非之地,有些事真真假假,谁又能分得清呢。”

萧逸尘心中越发确定柳长风与此事有关,但也知道不能打草惊蛇,便与他又闲聊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了。回到王府后,萧逸尘立刻吩咐手下继续紧盯着柳长风,同时加大对那位户部官员的调查力度,一定要将他们的阴谋彻底揭露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萧逸尘终于掌握了柳长风和那位户部官员勾结的大量证据。原来,他们二人对萧逸尘早就心怀不满,嫉妒萧逸尘的地位和功劳,便想利用柳氏家族当年的一些残余势力,策划了这一系列的阴谋,先是在朝堂上安排人弹劾,然后又在民间散布谣言,妄图让圣威大帝对萧逸尘产生怀疑,从而打压萧逸尘,好让他们自己能在朝堂上谋取更多的利益。

萧逸尘带着这些证据,进宫面见圣威大帝。他将证据一一呈上,详细地讲述了柳长风等人的阴谋经过。圣威大帝看完证据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柳长风和那位户部官员逮捕入狱,严加审讯。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得知此事后,都大为震惊,纷纷谴责柳长风等人的卑鄙行径。而那些之前曾跟着附和过弹劾萧逸尘的人,此刻都吓得不敢出声,生怕被牵连进去。

圣威大帝看着朝堂下的众人,严肃地说道:“朕向来最恨这等在背后搞阴谋诡计之人,宁王为我大永王朝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尔等不思为朝廷效力,却妄图污蔑忠良,实在是罪不可恕!” 随后,对萧逸尘安抚道:“宁王,此次你受委屈了,朕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萧逸尘赶忙跪地谢恩:“父皇英明,儿臣一心只为大永王朝,这些小人的阴谋,儿臣从未放在心上,只望朝廷能一直清正廉明,大永王朝能长治久安啊。”

随着柳长风等人的阴谋被彻底揭露,这场针对萧逸尘的风波也算是平息了下来。但经过此事,萧逸尘深刻地意识到,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止,若想要大永王朝能够持续繁荣昌盛,还需要从多方面去加强和完善。

他向圣威大帝提议,要进一步完善朝廷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防止类似的阴谋再次发生。同时,要注重选拔那些真正有才能、品德高尚的官员进入朝堂,为朝廷注入新鲜的血液,而不是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有可乘之机。

圣威大帝对萧逸尘的提议十分认可,当即下令让相关部门着手去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选拔办法。而萧逸尘自己也没有闲着,他开始在民间大力推广文化教育,鼓励百姓们送子女去读书识字,认为只有百姓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整个大永王朝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固。

此外,在军事方面,虽然边疆暂时安稳,但萧逸尘深知不能掉以轻心,他时常去军营视察,督促将士们加强训练,并且还与军中的将领们一起研究新的战术和防御策略,以备不时之需。

在萧逸尘的努力下,大永王朝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不仅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在制度建设、文化教育以及军事防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继续朝着繁荣昌盛的道路稳步迈进,而萧逸尘也依然是百姓心中的英雄,是大永王朝的中流砥柱,时刻守护着这片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