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杨士奇的主子?!

自古仁君的例子,朱允炆自然也是听说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宋襄公、汉初的刘盈、汉末的刘备、唐高宗李治、宋神宗赵顼……

这些仁君虽然不能说是有什么丰功伟绩,千古一帝,但是他们在史书上却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要你是仁德之君,史官一定不会吝啬自己的笔墨为之歌颂,只要你是仁德之君,纵然你最后亡国后世之人也不会认为全是你的罪过。

这时的朱允炆隐隐明白了杨士奇的意思,他装模作样做个仁德之君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一个仁德之君。

“即日起,朕广济灾民,收留淮河水患前来的流民,打开粮仓,并且设立黄金台,无论是寒门还是异族,只要是有贤德之人,朕必重用,你觉得如何?”

杨士奇哪里还多说什么,直接叩首道:“陛下圣明!”

想了想,朱允炆觉得这些还不够,在寝宫当中不断的来回踱步:“免除赋税一年,废除一切奢侈用度,另外,立铁铉之女铁秀英为后,不管她现在在哪里,她始终都是朕的皇后!”

若是远在金陵的铁秀英知道,定会大骂朱允炆的不要脸。

说完这些,朱允炆看着杨士奇略微得意地问道:“杨士奇,你觉得朕这样如何?”

“陛下千古!”

朱允炆倒也知道自己这样嘴上说说十分的容易,关键是一直贯彻下去。

“杨士奇,还有什么计策,尽管道来。”

反正自己只是出谋划策,朱允炆采不采用都是他的问题。

于是拱了拱手后的杨士奇又说道:“陛下,臣觉得燕逆短期之内不会对济南用兵,先不说因为淮河水患导致兵马难以北上,其实南方一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南方?难道是倭寇?”

朱允炆还是有点脑子的,瞬间明白了杨士奇想要说的点。

杨士奇一副智计在握的样子说道:“不错,正是倭寇,我们可以远交近攻,与南方的倭寇谈判,拖延朱棣北上的进度,同时,我们西进并州,夺取晋王朱济熺的地方,以图基业!”

晋王朱济熺是朱元璋第三子朱棢的儿子。

由于晋王早丧,朱济熺早早地承袭了爵位,不过他能力不强,又加上并州之地较为富庶,杨士奇于是为朱允炆谋划了这样一处地方。

听闻杨士奇此言,朱允炆也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