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父亲的日记

阿米粒子有着接近0的静止质量,以及,像其他粒子一样当动能增加时它的质量也增加、可以携带正负电荷的特性。

太乙粒子为正、负阿米粒子融合后所产生的基本粒子。于粒子加速器内发生的阿米粒子,其电荷由T力(T Force)构成立方格结。此立方格结构透过强力的I力场(Force)压缩,阿米粒子「退缩」,正、反两个阿米粒子融合,并成为太乙粒子。使此时立方格结构缩小的阿米粒子,质量增大至表面之上。成为融合的太乙粒子之际,其一部份质量消灭后转化为能量。此效果便是以E=mc2之公式所为人知晓的「质能互换」,说是核融合反应的「基本粒子版」亦可。因为此粒子从最初便具备了高度动能,无须利用庞大加速器,产生时只要收束于特定方向,就能成为实用上具十足威力的光束武器。借由阿米粒子的融合而获得高度运动能的太乙粒子,其运动方向透过力场整理并集束释放,此即粒子炮的原理。作为太乙粒子炮的优点为,其具有能源转换效率达85%以上,接近激光四倍的性能,再者,与带电粒子炮所不同的一点,则是其光束扩散率低,不太受到地磁场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天,华夏向世界各国无条件共享了这种兵器的制作图纸。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世界各国除了选择信任华夏,也已经没有了其他办法。

2012年5月24日。

第一批武器正式投放使用。

有效的攻击手段,加上士兵们悍不畏死的精神,作战成效初现。

至此,全人类国际联合军终于展开真正的反击。

2012年7月25日。

维持了两个多月的地球保卫战终于有了成果。由于全人类国际联合军的绝对人数优势,HIC终于节节败退,国际联合军开始反守为攻。

2012年8月5日。

人类科学家通过对HIC尸体的解剖,发现其身体构造和基因链,都与人类十分相似,只不过他们的基因链比人类更加复杂。也就是说,HIC居然跟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并且是绝对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物种。

2012年9月12日。

联合国发出讯报。在又经历一个月的持续反攻后,国际联合军终于掌控了战场的主动,主战场已经完全被人类所控制。尽管联合军每天依然还有数不尽的牺牲,但敌人的防线也已经被我们撕的稀巴烂。至此,战损比也由之前的7000比1,缩减到了现在的50比1。

2012年9月24日。

根据前线侦查员的观察,敌人的后续补给已经中止,至此已经不再有新的敌人补充进来,战争进入最后的收尾工作。

胜利的曙光已经离我们不远,距离最终的胜利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2012年10月10日。随着最后一个敌人的倒下,战场的硝烟终于平息。

战争结束后,士兵们进行最后的战场清理工作。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到处都是被夷为平地的建筑,看着如此惨状,放松下来的士兵们再也忍不住,终于崩溃了。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

从3月5日开始,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噩梦。无论是对于世界,还是对于人类而言,我们都失去的太多了。

我们终于挺了过去。人类终于挺了过去。

敌人的炮火或许可以摧毁我们的肉体。但绝对无法摧毁全人类团结一致的心。

胜利最终还是属于我们的。

战争结束这一天,人们相拥而泣。为了失去的亲人。也为了战争的胜利。

2012年12月5日。

我加入了非人类监管协会华夏总部。在只有3个人的华夏总部,担任副部长的职务。

2012年12月15日。

各国达成共同协定。为了不让新出生的孩子陷入这场战争的阴霾之中,所有被卷入战争的普通人,都自愿到各国设定的专门地点进行了记忆删除。

战场上存活下来的士兵们,也全都签署了针对此次战争的保密协议。

至此,秘密将被永久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