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山峦溪水,张元陵皆是一一介绍,这位在龙虎山中修道一百多年的老道士,掌教一甲子的老天师,对于龙虎山的山水,皆是是如数家珍。
张元陵来到一处小峰前,指着这座小峰,笑道:“白狐峰,听贫道师傅讲过,说是曾经有一头修炼四百年的八尾白狐,在修九尾的时候出了岔子,被雷劫重伤,那头白狐便是躲来龙虎山,在这座小峰上避过了死劫,故名为白狐峰。”
林错听的仔细,好奇道:“天师府以降妖除魔闻名天下,那头白狐居然敢来龙虎山避劫?”
张元陵呵呵一笑,说道:“除魔卫道,乃是我天师府职责所在,可人有好坏,妖亦有善恶,倘若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妖便杀,那我天师府在精怪眼中,和那些魔道有何区别?”
林错讪讪一笑,说道:“的确如此。”
张元陵并不隐瞒,大大方方说道:“其实自我龙虎山开府以来,数千年来,帮助了不少妖物躲过雷罚,万物有灵,当不以出身看善恶。”
林错轻轻点头,说道:“史书中有那君子生于小国非君子之过一说,龙虎山对于精怪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元陵哈哈大笑,带着林错继续向前。
不得不说,龙虎山风景当真一绝。
山水之景,使人心绪平稳。
三十六大峰各有千秋,七十二小峰也各有独色。
并无争锋相对,竞相争高之势。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望峰息心,也不过如此。
行至一处伶仃泉水,张元陵毫不顾忌身份,就这么蹲下身子,率先捧起一捧泉水。
“这处山泉,泉水清甜,透亮清凉,算是天赐良泉。”
说罢,老道士张元陵将手中的泉水喝下。
那位一袭青衫的白发男子,也蹲下身子,伸手舀起一捧泉水。
在触及泉水之时,便有清凉之感,林错将手中泉水送入嘴中。
比起寻常泉水,更加冰凉。
“难得的一处好泉,天师府道士叫人艳羡。”
也就在两人笑着随意闲聊的时候,有一位小道士正提着木桶,赶来此地。
小道士将木桶塞入泉水中,装上满满一大桶泉水。
也就在小道士抬头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对面那两位正蹲在泉水边的人。
只见那两人,一位身穿古朴道袍,须发皆白,一位身穿青衫,也是满头白发,二人就这么蹲着身子,瞧着颇为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