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户时代的货币领域,“匁”一般是指银子的重量。
所以55匁就相当于5两5钱银子。
“反”是日本古代的面积单位,多用于布匹及土地的度量。
用于布匹时,1反布的宽度约为34 - 36厘米,长度约为10米。
用于土地时,1反地约等于991.7平方米。
但英国产的宽幅呢绒有自己的尺寸标准,
规定宽度通常为63英寸,换算成公制约为160厘米。
规定长度在30~34码,换算成公制约为27.5~31米。
平户英国商馆出售的宽幅呢绒的宽度是54英寸。
然而这个55匁的单价却并非一反宽幅呢绒的价格,而是一码的价格。
在以码为单位计价英国呢绒时,通常是计算一定标准宽度下的长度。
所以一匹英国宽幅呢绒的价格是55匁的30~34倍,
也就是165~187两白银!
明朝类似毛呢大衣的冬衣是大氅,有直身、披风、圆形三种款式。
衣长到脚踝,无明显收腰的直身大氅是其中比较常见,且用料中等的款式。
根据现代汉服圈大佬的研究和总结,
制作一件直身大氅所需的布料面积大约是3.75平方米。
这是把可能产生的边角料也考虑进去的数据。
要使用幅宽为54英寸的呢绒制作直身大氅,就得先进行单位换算。
54英寸大约是1.37米。
于是制作一件直身大氅所需54英寸宽的宽幅呢绒的长度,
就等于3.75平方米除以1.37米,约为2.74米,正好等于3码。
也就是说,一匹54英寸宽的宽幅呢绒可以做10~11件直身大氅。
按10件计算的话,生产2000件直身大氅需要宽幅呢绒200匹。
其总价值为白银~两。
再算上裁缝的酬金,差不多也就是白银4万两左右了。
3万担粮食多半是李旦在日本买的。
不过李国助这个小少爷没事是不会关注粮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