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获得粮食,看似是低纬度热带地区的优点,却使那里的人在长期的不劳而获中变得越来越懒散,越来越愚昧。
所以到最后,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成了热带地区文明发展的障碍。
不过在李国助看来,高纬度的寒带地区,对人的智能发展也是有阻碍的。
特别是当这些地区的民族拥有中纬度的邻居的时候。
就农业生产条件来说,高纬度的寒带地区比中纬度的温带地区更加艰难。
所以这些地区的人群更倾向于发展畜牧业,并维持着悠久的狩猎传统。
这使他们锻炼出了全世界最强健的体魄。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自己去琢磨怎么发展农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不如凭借体魄、马匹、狩猎上的优势去抢劫温带地区的邻居来的方便。
这种建立在掠夺和屠杀上的不劳而获自然也就阻碍了高纬度民族的智能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这并不妨碍他们建立强国,但却是另一种文明发展的障碍。
凭借强健的体魄、大量的马匹,及高超的骑射狩猎技巧,
他们可以在人类历史上猖狂一时,
但当火器成熟以后,他们就只能血债血偿,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了。
华夏文明自北方的中原地区诞生,发展到晋代以后开始遭受北方蛮族的凌虐。
为了逃避战乱,华夏文明的中心就开始呈现出向南方的低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
唐、明两朝强盛的时候,对这种趋势有所反弹。
但随着中原王朝的衰落,这种趋势终究是不可逆转的。
当北方蛮族不断进逼,中原文明避无可避的时候,就只能屈辱地接受胡虏的统治了。
有些人实在接受不了,就通过下南洋,逃到了骑兵鞭长莫及的地方。
但历史证明,这些人并不能承担起传承华夏文明的重任。
综合以上种种,当需要到海外去开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时,
李国助更倾向于闯关东,而不是下南洋。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连克服寒冷的毅力都没有,又哪里能有抵抗建奴的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