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们终究没能逃出皇太极的魔掌。
叛逃发生后,崇德三年(1638年)三月,清政府勒令朝鲜:
“极东居民庆河昌及其子其啰、只屯阿等判据熊岛,不肯进贡,”
“其地近朝鲜地庆兴府,着发舟师一千,攻取熊岛。”
这里的“庆河昌”就是“加哈禅”,属于同音异译的现象。
熊岛又叫勒富岛,“勒富”就是满语“熊”的意思。
现代学术界,对于勒富岛的具体位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说是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海参崴南大彼得湾中之鲁斯基岛。
也有说是海参崴南大约2公里外的俄罗斯岛。
还有说是海参崴东侧,乌苏里湾东岸福基诺地区的阿斯科尔德岛。
李国助过来这大半年,也向北边沿海地区的库尔喀人打听过这个问题,
最后确定勒富岛,就是阿斯科尔德岛的旧称。
别看这座岛不大,上面却拥有丰富的金矿。
所以李国助对这座岛非常重视。
将来,永明城邦要建立货币体系的时候,肯定要开采这座岛上的金矿,用于铸造金币。
且说朝鲜在崇祯九年(1636年)第二次遭受满清入侵后,名义上已臣服大清。
所以在接到皇太极的敕令后,
朝鲜立即自西水罗以水军500进围熊岛,擒获为首者庆河昌父子兄弟从人并十口。
崇德四年(1639年)闰正月,
清兵又亲自出征库尔喀部落,收捕其余叛逃者,及诸岛未归顺部落五百余口,
大部就地安置于岩杵河,仅携回44名壮丁补充各旗披甲之缺额者,另有家属115口。
皇太极时代三次征库尔喀,总计内迁壮丁544名,加上家口估计有1800多人。
与努尔哈赤时代不同的是,皇太极时代就地编户者较多,内迁者较少。
这可能是因为库尔喀人已经被他们掳掠的没有多少油水可榨了。
也可能是加哈禅叛逃事件,让皇太极意识到不能对库尔喀人逼迫太甚的缘故。
不过加哈禅叛逃事件,让李国助看到的,却是库尔喀人并非真心臣服于满清。
而且南海边地一直都是库尔喀人的世居之地,也是明朝喜乐温河卫的辖地。
历代库尔喀人首领都兼任喜乐温河卫的指挥、千户、百户等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