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片刻,扫视了一圈众人,继续说道:“这项技术的难度毋庸置疑,但它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一旦实现,不仅会彻底改变光学和材料科学领域,还将为多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应用可能。”
伊莎将手中的资料轻轻放在桌上,微微前倾,目光直视末影,随后扫了一眼屏幕。她的声音冷静而条理清晰:“光学隐身技术的实现,必须从材料层面入手。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波长的隐身,比如毫米波或者红外波段,但要实现全频隐身,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动态调控光波的超材料。”
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中透着严谨:“我的建议是,从动态光学响应性能最强的微结构入手,设计一种多层复合材料,结合计算机算法进行实时调控。这将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也是目前最可行的方向。”
末影点了点头,显然对她的分析十分认同。他正要补充,苏莉却已经接过了话头。
苏莉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拨弄了一下耳间的流苏耳坠,站起身走到屏幕前。她的目光明亮而充满灵动,声音中透着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伊莎的方向没错,但仅仅关注材料本身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解决的,不只是材料的设计问题,还有动态光波控制的精准性。”
她挥了挥手,调出了一组光学仿真数据:“这些是我根据现有技术模拟的光波折射轨迹。可以看到,即便材料的性能达到理想状态,如果没有合适的光波调控算法,隐身效果依然难以持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回头看向众人,嘴角扬起一抹轻松的笑意:“所以,我的提议是同步推进材料研发和算法设计。动态光学调控算法将成为整个技术的核心,而这一点,我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路。”
一直安静聆听的叶紫涵,终于开口了。她轻轻抬起头,声音柔和却不失力量:“伊莎和苏莉的观点都很有价值,但我认为,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实验环境的模拟和验证。”
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中透着一丝严谨:“光学隐身技术需要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进行验证,包括光线的多角度入射、动态变化,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干扰因素。如果这些问题无法提前解决,即使材料和算法达到了理想状态,最终的技术实现依然可能会失败。”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我建议优先建立一个完整的仿真测试环境,将实验条件尽可能接近实际应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效率,也能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末影听完三人的发言,露出一抹满意的笑意。他的目光从伊莎的冷静、苏莉的热情,再到叶紫涵的独到见解中一一掠过,内心感慨万千。
“你们的观点都很有价值。”他微微点头,语气中透着一丝赞许,“伊莎负责超材料的设计,苏莉负责动态光波调控算法,叶紫涵负责仿真测试环境的搭建。三者缺一不可。”
他站起身,手指轻轻点在屏幕上,目光中透着坚定:“这项技术的难度毋庸置疑,但我相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一定能找到突破的方向。”
随着末影的总结,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从严肃转向激昂。三位风情万种的女科学家用各自的智慧和才华,为这场光学隐身的探索增添了独特的色彩,而末影,则成为了她们力量汇聚的核心。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团队迅速投入到光学隐身技术的研究中。伊莎负责超材料的研发,她的实验室成为了各种复杂仪器和高精度样本的集散地;苏莉则专注于动态光波控制算法的设计,每天沉浸在复杂的代码与仿真模型中;叶紫涵则在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