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康府的黑衣人就回来复命了。他跪在地上,把打探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
“大人,昨夜钱九先去了趟福满楼,和王胖子说了会话。
之后就去了趟码头,见了个从南方来的客商。”
康公公皱起眉头:“客商?是谁?”
“打听到是南方茶商唐进宝,前几天刚到京城。”
“唐进宝?”康公公摸了摸下巴,“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福禄绸缎那边呢?”
“沈清欢一大早就去了西街最繁华的铺子,就是原来的珍宝阁对面那间。
她在那里转了好一会,还让人量了尺寸。”
康公公眯起眼睛:“珍宝阁对面?那可是黄金铺子,租金一个月就要五百两银子。”
“是啊。”黑衣人说,“听说那铺子的房契在明珠行手里。”
康公公一拍桌子:“原来如此!她打的是这个主意。”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赵管事快步走了进来:“大人,不好了!”
“怎么了?”
“明珠行新换的掌柜,把珍宝阁对面的铺子租给沈清欢了!”
康公公手一抖,茶水溅在袖子上:“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赵管事擦了把汗,“租期三年,一次性付清。”
康公公扔掉茶杯:“三年?她哪来这么多银子?”
“听说......”赵管事压低声音,“是唐进宝投的银子。”
康公公眉头拧成一团。唐进宝、钱九、沈清欢,这三个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他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
这时,又一个管事匆匆进来:“大人,刚收到消息,沈清欢请了城里最有名的木匠杨大木,说是要重新装修铺子。”
康公公停下脚步:“杨大木?就是给宫里做过活的那个?”
“正是。”管事说,“他去年接了宫里的活,做了一套紫檀木家具,把太后都给哄高兴了。”
康公公冷笑一声:“这丫头,野心倒是不小。”
就在康府暗中调查的时候,沈清欢正在珍宝阁对面的铺子里忙活。
这铺子三开间,前后两进,地段极好。
沈清欢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条街上都是有钱人,每天随便买点东西就是几两银子。
她转身对钱九说:“去把杨大木请来。”
不一会,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青布短打,腰间别着一把小锯子。
这就是京城最有名的木匠杨大木,据说他做的家具,就连宫里的娘娘们都抢着要。
“杨师傅。”沈清欢拱手,“麻烦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