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光和七年(184年) 4月(3)

齐润额上有细汗冒出,他是真没想到颍阴的问题,此前波才要求勾画规划行军地图时他漫不经心的全部推给属下去做,一心只想搞清楚依草结寨被火攻大败的事,但战争本身就是多算胜少算不胜,漏算任何一项,都有可能导致全局的溃败,此时面对这个突然跳出来的颍阴荀氏感觉一阵慌神。

‘如果不走许县这条路而是板板正正的从鄢陵经洧水进攻长社,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本来设想以钳形攻势包夹长社,想不到把软肋暴露在危险区域了。’

齐润不由苦笑起来:“我是真蠢,本想卖弄一下,结果竟走了一步臭棋!”

“川岳,不要在意,颍阴本身就在那里,要取长社,它都是绕不过去的。我已经派了使者去宣告福祸了,而且我认为他们不会主动与我们为敌。”波才道。

“他们只会跟胜利者走,在必赢的那方下注,这就是官僚的思维方式。”

说到这,波才昂起头,笑着看着齐润说道:“而我们,就是胜利者。”

“但愿如此。”齐润点了点头,波才的自信也感染到了他,但随之而来的念头又让他焦虑起来。

‘可我们在历史上并不是胜利者。’

………………

一条曲折逼仄的狭道上,一队队士兵正在行进,道路两侧的山崖陡峭参差,像是犬齿一般交错,而路就在这犬齿之间来回蜿蜒,这是轘辕关前的一段官道,连接着雒阳与颍川,这里山路险峻,道路曲折,将近复回,‘轘辕’便由此得名,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也是洛、偃通往汝、颖、襄之捷径。

此时在这条路上行走的军队正是朱儁率领的先锋军五千人。朱儁年近五旬,须发半白,剑眉朗目,颌下数缕长髯飘在胸前,他正骑着一匹壮健的褐色驮马,昂然走在队伍的前列,平常行军本不需披甲,他身后的士兵们也早都将铠甲与武器置于牛车之上,在队伍的末尾甚至有一些偷懒的士兵也跳到了牛车上歇脚。

但朱儁却顶盔掼甲,明明晃晃的。

“将军,军士们走了大半天了,是否歇息一下再走?”一个头戴孚帽身穿茶色衣袍的宦官催快了马匹凑到对朱儁身边尖着嗓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