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子龙!取孟津关不需我大军出动,只需一叶小舟送贾诩过河即可!”贾诩语出惊人,见众人都惊异的看着自己,便不再卖关子。
“孟津关守将姓贾名翀,乃贾诩族弟。之前曾多次给贾诩书信,言及自贾诩跟随主公之后,他在西凉军中颇受排挤,早就欲辞官到幽州寻我为主公效力!诩知主公早晚有讨董之意,叫他继续在董卓麾下效力,早晚必有用处。没想到他竟然做了这孟津关守将,这岂不是天意?”
贾诩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书信交给刘忠。
“吾弟虽然想辞官来投,然也颇知忠义,也不愿意背离董卓。只是董卓废帝另立,倒行逆施,忠义之士皆对其恨之入骨!贾翀这才主动联系贾诩,欲使众诸侯从孟津入关,诛杀董卓,扶保汉室!”
“原来如此!”刘忠闻言大喜:“军师兄弟二人此番立下擎天之功也!待吾进入洛阳之后奏明天子,为汝兄弟二人请功!”
“主公,可速速令人搜集船只。我先行渡河,待夜幕降临之时,但见我信号,便可渡河。只需小心小平津关之人即可!”贾诩说完,便与刘忠约定了信号。
“军师且慢,我令子龙将军与军师同去!”刘忠虽然觉得万无一失,依然担心贾诩安全,便叫赵云带些精锐士兵与贾诩同去。一旦有什么变故,以赵云之武力,说不定能够直接拿下贾翀扭转局势。
“喏!”赵云见刘忠吩咐,便起身接令。“主公放心,赵云定护得军师安全。”
孟津关上。
“禀校尉大人,我等在关前拿下发现有人偷渡,已经拿下。”孟津关巡逻的小校向贾翀汇报道。
“既是偷渡,按惯例处理即可。如此小事,如何还来烦我?”贾翀自从被排挤到这孟津关做守关校尉以来,心情就一直不怎么好。
“只是,只是……”那小校知道校尉大人脾气不好,一时之间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只是什么?只管讲来,吞吞吐吐的成什么样子!”贾翀呵斥道。
“只是其中一人说是校尉大人族兄,因此小人不敢擅自处理,特来禀报校尉大人!”
“我族兄?他可曾说叫什么名字?”
“那人说他叫贾诩!”
“贾诩?”贾翀腾地一下就从座位上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