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啊!”董卓哈哈大笑,他知道称病不入京师只是权宜之计,贾诩既然提出,必有后招。“文和还有何妙策,快快一并说来!”
“主公,既然朝廷诏令就地驻营,那函谷关、新安县在不在这个就地之内呢?诩以为主公可派兵持朝廷暂驻函谷关、新安县,一来暂为立足之地,二来也为我大军守护后路。无论京师风云如何变幻,主公自然能够进退自如!”
“好!好!吾有文和,大事成也!”董卓喜笑颜开,连连夸赞贾诩。
“朝廷朝令夕改,无非是刘忠和袁家斗法而已!那袁家的太傅袁隗,曾是主公举主。此番诏主公入京,必是袁家之谋也!无非想借主公兵马,压制那刘忠,为袁家谋取大权而已。主公兵马不得入京,着急的是那袁家。主公又何必着急呢?”
“文和之言是也!”董卓此时恍然大悟,明白袁家此举是孩视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主人了。不过袁隗却是曾为自己举主,倒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口是心非的笑道:“太傅对卓有举荐之恩,卓自当为太傅效力也!”
贾诩对于董卓其人看的很透,知道董卓绝非甘心屈居袁家之下,董卓此言无非和袁家还有相互利用的空间罢了。当然,贾诩如此通透人性的人,又如何会点破这一点?直接顺水推舟的谏言:“主公如此重情厚义,诩拜服!”
贾诩说完又深施一礼:“既然如此,何不差人去和袁家联络,讨个主意?袁家四世三公,深受陛下厚爱,说不定有办法让朝廷改变主意,令主公率兵入京!就是刘忠那里,只要主公晓之以情,临之以威,许之以利,未必就没有谈判的空间!”
“如此主公之兵马得到休整,函谷关、新安县操之我手,朝廷那边也有转圜空间,岂不是三全其美?”贾诩说完,向董卓再次拱手施礼,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你等以为如何啊?”董卓心中已有定见,因为不满李儒之前判断,导致自己坐失进军洛阳的良机,故意问道:“文优,你以为如何啊?”
“文和妙计!请主公纳之!儒恭贺主公,又得一高智之士,大业必成!”李儒已知董卓对自己不满,心中对贾诩又多了几分嫉恨。
“哈哈哈!”李儒此言让董卓大为开心,自己麾下才智之士不断涌现,莫非是天赐大业于我?
“李傕、郭汜!”董卓开始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