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无数,百官本就信服。若是主公把洛阳城让与袁绍,袁家就能完全掌控皇帝、百官和禁军。到时袁绍以皇帝名义令董卓屯兵城外,孤身入京?那董卓岂敢不从?若是袁绍再令董卓追击主公呢?”
“我观董卓狼子野心,非易与之辈。岂能听命于袁绍?若是董卓愿意听从朝廷诏令,我们又何必要退出洛阳城呢?我去请皇帝下诏,让董卓退回西凉岂不更好?”刘忠一脸不解。
“主公虽然雄才大略,非那袁绍可比!”贾诩先是恭维了刘忠一句:“然家世、底蕴和那袁绍相差太远。主公坐镇洛阳,只是借兵革之利力压袁家。那袁绍欲令董卓带兵入京以制衡主公,董卓也想借袁家之势入住京师。二人内外勾结,主公岂能安坐洛阳?”
“那若是主公退出洛阳,袁绍必将一家独大。董卓几万人马,若无内应,焉敢攻击有一两万人马镇守的洛阳?更何况一旁还有并州丁原虎视眈眈!再加上太傅袁隗乃董卓举主,董卓纵然心有不甘,也只能退去!”
“董卓退去,那丁原又岂敢不退?如此那袁绍便能腾出手来对付主公,以报之前洛阳兵乱失败之仇。此去幽州,千里之遥,我等岂能全身而退?”贾诩说到此处,脸上露出了狠厉之色:“因此,要使我军平安退兵,必先使洛阳乱起来!”
“先生所言甚是!可我军若是退出洛阳,便对朝廷失去影响力,如何能使洛阳乱起来呢?”不等刘忠说完,坐在下边的高顺就替刘忠问出了这个问题。
“此事易尔!主公只需将洛阳交于董卓即可。”贾诩轻轻一笑,从座位上站起来,在大帐中边踱步边说道:“主公只需要将洛阳交于董卓即可!”
“这又是何道理啊?若我等将洛阳让与董卓,董卓若是掌控了洛阳,手段恐怕比那袁本初更狠辣!”刘忠是知道董卓的残暴,心中实际上还是倾向于将洛阳交于袁绍的。
“呵呵呵!”贾诩轻笑起来:“主公将洛阳交给董卓,袁绍还是那个袁绍,董卓就成了此时的主公,而虎视眈眈的丁原就成了此时的董卓!只不过我破虏军很难挡住袁绍和董卓的勾结,但那董卓兵力更加雄厚,是完全可以抵挡袁绍和丁原的联手。到时候他们三方斗个不可开交,谁还敢再主动来招惹主公?我等即可从容退回涿郡!”
“哎,我料袁绍和丁原也未必斗得过董卓!若是董卓掌控了洛阳,恐京师百姓要遭大难啊!此番进京本为救民,教我于心何忍?!”贾诩之策无疑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但刘忠知道董卓的残暴,心中有点不忍!
“主公何必如此?”贾诩劝道:“主公主动退出洛阳,就是为了京师百姓免遭战火,大仁大德谁人能及?若是从此洛阳动乱,百姓遭殃,自是那董卓、丁原、袁绍之过,又与主公何干呢?”
“军师所言极是!”贾诩对时局的一番分析,听得高顺、赵云等人频频点头,见刘忠有些伤怀,纷纷站起来宽慰,认可贾诩的言论。
“就依军师所言!”刘忠觉得自己的小命更加重要一些,伤感过后还是决定将洛阳交给董卓。“请军师调度兵马!”